佛弟子文库

一生成佛的捷径

大安法师  2015/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生成佛的捷径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即是修菩萨道一生成佛的精彩范例。

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菩萨座下开根本智,文殊菩萨指示他南巡一百一十城去参访善知识。他是以十信满心始发菩提心而去参访善知识。他首先参访德云比丘并获得念佛三昧,证到圆教初住位,成为法身大士。参访海云比丘证得二住位。之后每参访一位善知识,他所证的位次就提高一个层次,最后参访普贤菩萨时善财童子已证等觉菩萨的位次,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齐等。《普贤行愿品》也是《净土五经》之一,经中记载普贤菩萨教善财童子修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大乘佛果。

十大愿王依次为: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十大愿王是成就如来恒沙功德的先决前提,是所有菩萨行愿的总纲,要成就大乘佛果一定要修普贤十大愿王。普贤菩萨不仅劝善财童子修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净土,乃至劝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无量无边的菩萨海众,共同求生西方净土。华藏世界海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中,没有凡夫、二乘。华藏世界海有无量的世界种,每一个世界种都有二十重世界,其中每一重世界都有十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的佛刹。

《大方广佛华严经》展示的毗卢遮那佛的法界与西方极乐世界关系甚密,华藏世界海中净土无量无边,善财童子以及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如果靠自己的力量修行最终也能圆成佛果,为什么一定要劝善财童子和华藏海众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而不是其他净土呢?其中原因可能很多,从《普贤行愿品》来看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可以速疾成佛,比自力修行要快很多。

第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提高种姓。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靠自力修行,过程就像世间学子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从地方官起步,如果有从政能力,最终做到宰相。但是如果一个小孩子身为皇帝的儿子并被册封为太子,虽然他在智慧、能力、学问等方面没有宰相全面,但是宰相见了他却要恭恭敬敬,因为二人的身份、种姓不一样。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就法尔自然地成为阿弥陀佛的弟子,就能得到阿弥陀佛授成佛之记,这不同于世间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两者的含金量不一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一切菩萨乃至法身大士都很有必要性,因此十方诸佛在各自刹土都要赞叹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发遣其座下的菩萨们都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众生出离两种生死(业力凡夫有分段生死,二乘、菩萨有变易生死)之苦的玄妙之门,是成就大乘佛果的捷径,成佛速度快并且不迂曲。

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加持下,令往生者圆证三种不退,尤其在念不退当中快速成佛,不需要经过通途法门三大阿僧祇劫修因证果的次第。按照佛法通途教理,修行人一定要先证初住,再进一步进修二住,三住,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直至妙觉位圆满成佛,其过程就如同爬楼梯一样,每一层楼梯都要依次爬过,而极乐世界往生者则如同乘坐电梯,一步到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有空就念佛,没空就不念

有位学长告诉末学:他去请问老和尚要怎么样念佛? 老和...

阿弥陀佛名具万德,名召万德

阿弥陀佛的名号具足万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都在名号当...

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

禅观是把心带回家;那么净土的人,是从家里面再重新出...

成佛的三个步骤

我们现在怎么去成佛?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解决往生的...

大安法师: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

在东林寺我们常常会有百万佛号闭关出来谈体会,这一两...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

净土法门是不是恶人当机

问: 请教法师,我听人说净土法门恶人当机,佛又偏怜...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净念相继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念相继这句话,我们在家居...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

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第四行愿:忏悔业障愿。 这个忏,原来也叫忏摩,是梵文...

【佛教词典】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

云何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谓于内净不净诸色,已得展转...

【佛教词典】参禅

参入禅道,是谓参禅。但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

梦参老和尚:关于嫉妒瞋恚与发财的问答

问:如何消灭嫉妒瞋恚? 答:最好就是行慈悲法。慈悲...

临终助念宜恳切念佛,切不可屡屡探之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

圣严法师:拜求观音菩萨的感应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

菩萨戒的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

问: 菩萨戒里面其中有一条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请开...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无常力最大

过去,有一个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陀要到村落来,立刻...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

现代居士学佛多年,为何没得到佛法的利益

现代居士信仰的淡化,虽然学佛多年,却没得到佛法的利...

随顺佛的教敕、随顺佛的心,随顺佛的愿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语。就是虽然在我们凡夫层面对这个...

临命终恶业起现行的情况

「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得不...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