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风雨飘摇的人生

大安法师  2015/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风雨飘摇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豳风》有七篇,这是其中的一篇。

如果要学国学,《诗经》不得不读。它不仅是用比兴的文学手法来展示着美好的景象,实际上很多《诗经》的道理,用孔子的话来说,那都是“悟道者”的语言——悟道之言!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就是《周易》讲的“闲邪存诚”,读《诗经》都能够达到没有邪念的程度。

现在的国人,从小很少接触《诗经》,觉得看不懂,所以就很隔膜。实际上,《诗经》的意境、道理是很了不起的。古人如果不学《诗》就无以言哪!不学《诗经》,语言是没有办法高雅的,在当时各个国家的外交辞令中,常常都是要引用《诗经》的。

这首诗如下:[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家。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大家可能像在看天书,这是在说什么呀?但这可是周公写的一首诗啊,周公可不是一般人。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在感叹什么?

鸱鸮是一种不好的鸟,嘴很尖锐。“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家”。就是一只善良的鸟被鸱鸮侵袭之后,发出的感叹:“鸱鸮,既然你把我的孩子都抢去了,就不要再过分,不要把我的家全都毁掉。

被侵袭之后,怎样进行自我保护?‘恩斯勤斯’,要亡羊补牢,重建家园,并且要非常殷勤地来做这个事情。那么失去了一个孩子,剩下的就更要去保护,去悯伤,要为他们建立好的家园。趁着天还没有阴天下雨,赶紧来拔取桑树的根来建立房屋、窗户。在兴建过程当中,不停地用口去衔,脚爪去抓,来摘取苦菜,寻找更多的茅草。由于劳困、拮据、口都憔悴了,生病了。

但即使如此劳苦,室家还是没能建立起来。‘予羽谯谯’我的羽毛都稀疏了,‘予尾翛翛’,尾部的羽毛也都干枯凋零了。但家还是居高不稳定的,为风雨所漂摇。风雨一来它就漂摇,就会完全倒塌。在这种不安定的情况下,我所发出的语言都是那样的惶恐不安,‘予维音哓哓’”。

这首诗借比兴的手法,用这只鸟被侵害之后,如何重建室家,如何得到安全之所的劳苦愁困,表现出一种对人生“风雨漂摇”的忧患意识。

周公是什么样的人啊,如果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来看,他非常富有,没有什么问题呀,但为什么他还有风雨漂摇的忧患意识?那这就不是一般的感叹了,这是对生命本体的感叹哪!

诸位也思考一下,我们的室家在什么地方?世间上所有的鸱鸮都在伤害我们,都在取我们法身慧命的胜财。在这种风雨漂摇当中,我们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吗?

我们怎么去建构一个精神的家园?从鸟儿建室家的风雨漂摇来感觉到生命的苦空无常、不自由,没有主宰。那怎么才能得到一种自在呀?

这首诗所传达的精神意韵,让人好像回忆到了久违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官场上太久了,都是忙于功利上的东西,人生的一些终极关怀往往被遗忘了。

看到最后,就会明白,《鸱鸮》实际上是在传达对生命本体的关注,透显出对生命当中非常深层的一种关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心律法师:你说的话会决定你的人生

人们每天要说很多话,而其中关于对自己人生的话,某种...

我们是时候该看清楚生命的真相

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说,他说有一个做生意的人,...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

「拙」一点,人生就会比较平安顺利

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

人生的意义何在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

佛陀一生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

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是无常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时代。知苦识苦,...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一代时教,总一大念佛法门

【原文】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

大安法师:念佛没定力如何才能专注

问: 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

拜经后有什么感悟

问: 请问当初是何因缘促使你对经文《华严经》等一字...

助念团以亡者身体柔软诓诱家属学佛,这样做对吗

问: 有些助念团在助念结束后,见亡者的身体没有软柔,...

【佛教词典】一实乘

一实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之彼岸,故名为乘。...

【佛教词典】游行

(术语)历游诸处也。即行脚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渐渐...

【推荐】诉苦与抱怨反而会徒增苦恼

我说过,我不是看破红尘来出家的,也不是因为愤世嫉俗...

梦参老和尚: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最初是讲十恶,用十善法对治十...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

还款之德,还子之义

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

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1、蔬食是健康食品,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古人云病从口入...

重病念佛,佛持金莲接引往生

慧恭,江西豫章丰城人,加入庐山莲社,与僧光、慧兰等...

惟贤长老《实修问答集》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

成佛之前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

杀子求子

天下父母心古代的人都希望多福多寿、多子孙。子孙多即...

唐密阿阇黎一行和尚的故事

释一行,俗姓张,为巨鹿人氏。本名张遂,于嵩山皈依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