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善之家,正殃在身余殃在孙

大安法师  2015/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善之家,正殃在身余殃在孙

用世间狭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这一个字看得太轻缓,认为行善得不到什么好处。世间的评价标准,行善都有什么好处?你那么老老实实反而被人欺,倒不如作恶效果来得快。占便宜,少斤缺两,假冒伪劣,做这些事情,马上就能来钱,马上就能得到一桶金、两桶金;在官场上去走关系,拉门子,拉帮结派,我就能上,等等这些。不如为恶,觉得效果来得快: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观念!

为什么他会嘲笑道德?说这个人很有道德,他还嘲笑你,说道德值几分钱一斤。“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等这些:他都是这样观念。你行善都有什么好处啊?行善可不是吃亏吗?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这是个能占有多少就占有多少资源的时代。他为了得到财、色、名、食、睡—— 这种所谓的资源,要竞争,要不择手段,要像狼一样。为什么前几年狼图腾、狼文化还倍受推崇呢?企业家、很多老板的大办公桌上就摆着一个狼的雕像,一定要像狼一样才能成功。

“你看看,就不如为恶来得倒有效果”,那么这个普遍的世间知见是完全颠倒的。他不了解古往今来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圣贤的教化。如果为善真的是没有好处的话,那为什么古往今来的这些大圣大贤,包括他们的学人,是断断不敢做哪怕微小的恶行?“不以恶小而为之”啊。对于善行则尽心尽力地去做,一定要做到十二分的满足才歇手。如果像现代人说,为恶就有效果,就能成功,那么又为什么古往今来这些仁人君子不去追求所谓有效果的恶,而反去做所谓无功用的善呢?难道这些仁人君子都没有智慧吗?

好,这个反问是很有力度的。一般的人他就觉得因果:哪有什么因果啊?善人受气,恶人得势。哪能看到什么因果呀?这些人都看得很浅,他只是看到眼前:那些为恶的人、不择手段的人、残忍的人眼前得到了一点便宜。但是你放长远去看他,几年之后、几十年之后再来看看他怎么回事,这些恶人几个有好结果的,有好名声的?尤其是有好的子孙来延续他的家族的?《周易》就谈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是中国上古三位圣人所作,这个话是千真万确的——你为善为恶的果报。为善的,正庆是在自己身上,余庆是体现在子孙后代上;你造恶的灾殃,正殃在自己身上,余殃是在子孙后代上。

这个验知,古往今来那是真实不虚。最近一些报道说有一个得诺贝尔奖金的钱永健。他就是钱氏家族的后代,他的祖先就是杭州五代十国的钱镠。钱镠是一个佛教徒,行善积德:钱塘江那桥、很多塔——建桥修塔,恭敬三宝,放生。这个家族德积得很厚,所以他这个家族里面出的人才甚多,像钱学森,钱伟长,钱穆,都是这个家族里面的后代,。最近我们《净土》杂志也在登妙观法师跟我们查找的一些资料——第一手的资料,来谈历史上包括现在这些无论是从政、从文、从商的大成功者,追溯他的祖先都是积德很厚的。现在已经登了第四期、第五期了,大家可以看看。前几期就登了北宋的四位宰相家族积德的情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

如何理解「名山底下无善人」

常离恶友,常近善友,生生常遇诸佛菩萨。大家不要认为...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

【推荐】星云大师《谈因说果》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好!由于众多因缘的聚...

【推荐】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

同时因果、现生因果与隔世因果

世界上有些人持有错误的观点,不了解因果报应的真相,...

地藏菩萨转你的业,那因果还要还吗

人的寿命是无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

卖斋立毙的故事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欲决定生西方者,应具此二种行

【原文】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有人质疑,念阿弥陀佛名号恐怕会著魔。对于这个问题,...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

【佛教词典】实胜寺

位于辽宁沈阳市。又称皇寺或黄寺。为清入关前盛京最大...

【佛教词典】大幻师

(术语)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

问: 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

印光大师法语的人生哲理

印光大师是现代著名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大师一...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

慧律法师:创造一颗会浮起来的球

我们今天在没有讲《楞严经》的总纲以前,要讲一个很重...

心律法师:禅茶与养生

佛教养生与饮茶有很深的渊源。禅茶的兴起和佛教弟子的...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

文珠法师《湛江市佛学演讲》

因果与轮回 各位:今天是湛江市佛教协会,在宗教局各...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原文: 唐抚州刺史妇祖氏,皈敬地藏大士,信心真切,惟...

【推荐】有什么值得生起欲爱之念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对围绕身边的五百位弟子说:无...

老先生与小偷

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