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大安法师  2016/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念佛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这是正常情况,不是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但是,要从专心念佛开始,不能专心就得寻找一些方法。首先,你要思惟一下,念佛为什么不能专心?你在打什么妄想?接着,再思惟一下,你所挂碍的这些是不是很重要?

准备念佛的时候,你至少要把那些事情基本上处理得差不多,不要去想它,然后再去念佛。

你不要有牵挂,如果对那件事情的牵挂太重,就先把事处理完了之后再来念,这是第一,你所要思惟的。

第二,如果没有什么牵挂时你还是打妄想,还是不能专心,这是与生俱来的妄念。它会像急流水,使我们念的这个佛号就像一片树叶,总是漂浮不定。

这时候可以采取印光大师的十念记数法,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心里记一,念两句记二,循环往复来记,使心不跑,都摄六根。

把六根都摄在这句名号当中,就能专心。眼睛不要乱看,耳朵不要乱听,耳朵听自己念佛的声音。意根,就是给它记数,派一个任务记数。

在六根里面,能把耳根和意根摄住,就等于把其他四根不摄自摄。你这六根都摄在佛号当中,能够念念不间断,就是净念相继。

所以一定要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作为自己专心念佛的一个原则,要把它落实下来,心不能散乱。

即使开始散乱,也一定要把散乱慢慢地收摄。摄到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的程度。在阿赖耶识里面,佛号就熏习了一个新的种子,真如熏无明,我们自性的慧光就会慢慢地透显出来。

是不是能做到一心不乱,你先不要去管它,先从专心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下手。

念佛功夫的程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法尔自然的事情,你不要去想它,一追求它反而不行,这一定要注意。

你只需清净地、专注地将佛号念清楚、听清楚、记数清楚,能做到这“三清”就能够做到相似的专心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问: 顶礼法师,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印祖在开示中反复...

临终时冤亲债主为何不会化作阿弥陀佛形象

问: 临终时,怨家债主为什么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

【推荐】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

净界法师:修净土,临终时天界现前该怎么办

问: 如果佛弟子在修净土法门的时候,也积集了善业,...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驶离娑婆生死苦海,安稳抵达涅槃彼岸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

【佛教词典】贪著

多求而无厌叫做贪,贪心很坚固叫做著。...

【佛教词典】婆收娄多柯

梵名 Bāhu?rutīya。意译为多闻部。小乘佛教二十部之...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

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

一诚长老说,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比如佛教说的...

善根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

一个人的善根也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人们常常只见其...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

心、肝、脾、肺、肾逐个说

一 君主之官:心 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

圣严法师《如何与难沟通的人一起工作》

我们在工作时,无论与谁互动,都要以尊重的态度,将对...

胜利了人家就会恨你,落败了则带来愁苦

【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唯有放弃胜败之心,...

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

如何从佛法的角度理解乐舞问题

问: 戒律中常见对歌舞的限制,如八关斋戒中,不歌舞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