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印光大师  2019/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

故经中屡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此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惜人不肯真实思想耳。

地狱之苦,比水火之惨,深无量无边倍。而想水冲火烧则悚然,想地狱则泛然者,一则心力小,不能详悉其苦事;一则亲眼见,不觉毛骨悚然耳。

白话文:

念佛,心不归一,是由于生死心不迫切。如果经常想到自己将被大水冲走,被大火烧死,又无所救援,或者想到死后堕地狱等种种痛苦,则心自然归一,无须另求妙法。

因此经中多次说:“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这是大觉世尊最切要的开示,可惜世人不肯认真思量啊!

地狱的痛苦超过水火之惨无量无边倍。可人一想到水冲火烧就恐惧,而想到地狱反而无所谓。这是因为自己心力小,不能详知地狱中一切痛苦的事,一旦亲眼看见,不觉毛骨悚然啊!

《印光法师文钞》·致包师贤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

死后的去向与临终处理的关系极大

实例一: 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要我去助念。我进门之后...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

华开花落水流无声|纪念妙湛老法师往生一周年

恩师上妙下湛老和尚,生于一九四四年四月九日,俗姓叶...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一生成佛的捷径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念佛吃素转恶业大苦为小苦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于此。目疾发生,不知忏悔宿生此生...

劝持《阿弥陀经》

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

【佛教词典】卽此差别

【卽此差别】 p0886   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卽此差...

【佛教词典】三马

(譬喻)譬菩萨,声闻,一阐提之三者。涅槃经三十三曰...

印祖念佛经验之谈

印祖在《一函遍复》中提出了念佛的一个总的原则:不管...

所有显现皆是识神所变现,切不可认以为真

古人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总的来说,不论什么好...

神童的叹然一笑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

佛陀身边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由来

佛经中常出现佛的常随众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这一千二...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极乐世界去吗

问: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吗? 大安法...

大安法师:戒杀吃素的问答

问: 生活中有时经常应酬,怎能吃素呢? 大安法师答:...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

佛法化导,救人心之陷溺

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

生命的十个阶段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时,就是把人的一生分为十个...

科学研究:善念能延长人的寿命

说起因果律,人们都会点头认同,因为物质世界是有规律...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

《心经》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识字的老菩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