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  2017/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

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得度,所以才预先给我们施设了这个净土法门。

这个预先施设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一个非常慈悲的父亲,他在世的时候,跟孩子讲什么道理,孩子不相信,那他就要为孩子以后有可能相信,先打好伏笔,作好准备。佛有这种能力,因为佛是五眼圆明,他知道众生何时善根成熟。

《妙法莲华经》有个比喻,说明实际上佛是没有涅槃的,没有涅槃佛,但为什么要示现涅槃?还是为度众生故,因为佛不涅槃,老在这个世间的话,钝根、薄福的众生,就不生稀有难遭之想,他就不在乎了,生不起恭敬心了,甚至会生起傲慢心。

就好像父亲与子女一样,父亲在世孩子不在乎,一旦父亲走了,孩子就会忽然感觉很悲伤!很珍贵的东西在身边的时候,人往往不在乎,一旦失去了,感受就不同了。当他悲伤思念的时候,那种颠倒、昏迷,就会好一些。

佛知道久住世间度不了这样的众生,所以他就示现涅槃。但示现涅槃也是做好了一些准备的。做什么准备呢?就如同这个长者,事先就为子女留好了药,当时子女不肯服用,等父亲走时就告诉他,“我给你留好了药,你病苦很难受的时候,就自己服药”。

后来这个子女稍微清醒一点,也感觉到浑身有病的时候,忽然想到父亲曾说过的这句话,就赶紧去找药,一找到药,服下去,他的病就好了!所以佛示现灭度留下所宣说的佛法、留下舍利,都是为度众生作准备的。

在《悲华经》里面,大悲菩萨曾经在发愿时,谈到这桩事情。就是他在这个世间住世是八十年,讲经说法四十五年,然后示现灭度。灭度后有正法、像法、末法时期,等到末法的时候,所有众生都不相信佛法了,他还要留佛舍利来度众生。

等到了末法后期,当所有的众生都不相信佛法了,有十六位大阿罗汉会把所有的佛经都存在一个大铜塔里面,然后绕这个铜塔旋转,最后叹息释迦法灭,说完释迦法灭,这个大铜塔就沉到地下金刚际去了。佛的舍利这时候也集中在一起,变成珍宝,像摩尼宝珠一样的,然后也沉了下去。

佛法灭了之后,那个时代的众生就更苦了,大家造作恶业,不信因果,更是肆无忌惮,感召的寿命就很短,从人寿的七十岁,三十岁,二十岁,到人寿平均十岁。寿命这么短,各种福报都没有了,各种疾病则非常的多,各种瘟疫、刀兵、饥馑,小三灾次第出现,众生很苦啊!

但不能说由于众生造恶,佛菩萨就不管了,他还得管哪,因为是众生就如同佛菩萨的独生子女!就好像现在的父母,子女再顽劣,甚至进了监狱,你也得要到监狱去看他,等他出来以后,你还得要照料他的一生啊,没有办法呀,是你的儿子呀!佛的悲心也是这样的,我们是佛的子女,我们再顽劣,再不信因果,佛仍是悲愍我们,还要帮助我们。

这种帮助有时真的让我们感动啊,因为那个时候,这个世界的众生都在造恶,没有一个讲善法的人,就没有一个堪为众生作师表的人,都是无明黑暗的。那怎么办?这个舍利宝珠就发挥作用,从金刚际又出来,出来后就升到天上去,在忉利天或者夜摩天。这个宝珠就在那里放光明,雨出种种的妙华,同时会说种种的法。

这就是为我们地球引进师资,怎么引进?让天人听到这个法,忽然产生觉悟:我要按照这个佛法去做。再一观察,我原来就是在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闻到了佛法,才升到了天上,现在看下面的众生太苦了,我得去帮助他们。

所以就引进了很多天人到我们世间来投生哪。

这些天人下来之后,再跟我们讲十善法,讲种种的佛法。有这么一个预备呀,你看佛对我们苦难的众生,真是预垂济度,无微不至啊!

原来我看过一则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记录,说上海有一个家庭,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真的是没得吃了,即将面临饿死的情况。忽然有一天,发现他家里的老鼠长得非常肥,他就疑惑:大家都快要饿死了,瘦骨伶仃的时候,怎么老鼠反而吃得壮壮的?

通过观察,发现这个老鼠会啃那个墙壁,他就再仔细观察墙壁,原来墙壁都是麦子做的!这个秘密在那个时候多么宝贵呀,能救命哪。

原来是他的祖父,为了他们这些子孙,早就已经预先做好了储备,把墙壁都用粮食来砌好,以防灾荒到来。结果真的拯救了一家人!

所以你看,连世间的父母都能为子孙做好预先的准备,那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对我们这些苦难的众生又怎么会没有准备呢?

佛不仅准备到现在,连末法人寿十岁的时候,都已经准备了。那时苦难不堪哪,但众生还是佛的子女呀,佛不能不管。那时候众生烦恼到人见人都要杀的程度,不仅不讲孝道,连父母都要杀,为什么?不下手对方就可能要杀我。即便众生烦恼严重到如此程度,佛还得管,最后还要留“阿弥陀佛”四个字来救众生!

到那时,虚空当中会显出“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啊,只要能念一句“阿弥陀佛”都走了,那个时候如果能把“阿弥陀佛”念完整,都是世间的大导师,那是了不起的人哪。佛慈悲到这种程度!

所以为什么《佛说无量寿经》说,在所有的佛法灭尽之后,佛还要以慈悲加持此经留世一百年来救度众生?因为《无量寿经》所展示的持名念佛一法,在众生的恶业像波涛一样汹涌的时候,念佛法门还能救他!

在无明黑暗非常深重的时候,六字洪名的光明,还能照耀众生哪!我们要从这里去体会佛无尽的大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

《阿弥陀经》跟《圆觉经》的会通之处

如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是《圆觉》义。《佛说...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问: 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先后...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

【推荐】道源老法师为临终者的助念开示

大德,我现在要向你讲几句佛法,希望你静下心来听着。...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

教化儿童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病痛是否都是冤家债主所致

问: 是否身体上任何不适宜、病痛,如感冒、着凉等一...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

临终助念宜恳切念佛,切不可屡屡探之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

随顺佛的教敕、随顺佛的心,随顺佛的愿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语。就是虽然在我们凡夫层面对这个...

【佛教词典】婆私吒

梵名 Vasistha。(一)又作婆死瑟搋、缚斯仙、婆斯仙、婆...

【佛教词典】十二类

(名数)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论语》中有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这句话说的是我们不...

爱的细节

年底的时候,是游子归家的时候,更是父母期盼的时候。...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想做就做,想丢就丢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时常觉得不安全,有次他请我去他...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问: 道教与佛教我都很欢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

问: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同性恋可以往生净土吗...

佛家的语言和礼仪

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

总是胡思乱想,心静不下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学生,平时玩心比较重。心也总是静不下...

星云大师:做一个好公务员

我们在国家机关服务,应该要有一些基本的观念,才能把...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