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  2017/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真正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从真心里面发出来,对我们来说还不是很容易的。所以有时候,善根发露一下,突然发心很广大,无我的状态,一旦旧态复萌,这个我执呀,是非呀,名利呀,又占了上风。凡夫发菩提心容易退失是正常的。有很多人天天发愿,发的愿当时发的时候,很感动,很激动,过了几天呢,哎呀,能不能修改呀?不行哪。因为他是虚妄的心发出来的,没有真实心。通过这个发愿也就知道,我们的心都是虚假的,它很难长久。

就在寺院丛林,无论是出家众做执事,还是居士在这做义工,他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发心哪,哎呀,怎么怎么,甚至发愿。你看过段时间怎么样呢?做义工的,等他烦恼来了,我才不侍候你们呢,老子走!跟他当时那个,那简直是判若两人。出家人有时候他可能……,走,是出家人的权利——颠了,这东西都不容易的。

本人我也很惭愧,有时候我自己都会生烦恼,唉,怎么这么多事?干脆也颠了算了。但是有时候想到,哎呀,还是坚持坚持吧。所以很不容易,尤其在这个时代。

但是我们要把这个报恩的心发起来,要把知恩报德的心,这很重要,佛对我们这么有恩德,我们要为佛做点什么;众生对我们这么有恩德,我们要为众生做点事。就好象行孝道,父母生育了我,养育了我,行孝道是应该的,是义无反顾的,是快乐的。

这里面先不谈那些很高妙的,从你的知恩报德开始,然后不忍众生苦,不忍佛教衰,你把这两个理念也打进去,这样才会想到,哎呀,我还是不要老想着自己,老想着自己谁也不愿意去干,谁不想清净哪,谁不想舒服?

而且往往出现,你不出来做事,别人还觉得你不错,你出来做事,什么谣言蜚语都出来,他就更容易退失道心,退失这个菩提心了,所以还得要修忍辱,正好忍了。

再就是好好念佛,你看阿弥陀佛为了救度我们,救度我自己,他流出的血多于四大海,献出的生命的尸骨多于须弥山,我受点这个劳累,做点事,有什么呀?跟阿弥陀佛相比,那是百千万亿分之一,难及半分。这样子慢慢子鞭策、鼓励自己的菩提心,把它坚持下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邪淫在《俱舍论》四种更广的定义

问: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问: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大安法师答: 回向和...

横死可以往生吗

问: 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问: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大安法师答: 佛经讲地狱,...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

问: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 惟觉...

星云大师《如何处理得失》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

业障深重有资格往生吗

平时我们常常有一种自卑感,觉得:我自己造作、举心动...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就在当处

这桩事情同时是显示极乐世界这样的一种微妙无碍的功德...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

家里人爱钓鱼,应怎样对待此事

问: 请问师父,家里爱人爱钓鱼,应该怎样对待此事?...

如何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世界

问: 请问法师,怎么样能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

【佛教词典】千手经

(经名)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

【佛教词典】东土九祖

指天台宗在中国的传承,即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

慧律法师《空的哲学思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长官、诸...

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

彭鑫博士:损伤元气的三个方式

生活方式中,损伤身体的方式有很多,针对现代人的普遍...

临终的智者大师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

佛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受苦众生

针对我们这些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诸菩萨众是自觉觉...

为什么提婆达多总想加害佛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种善因,不要种恶因,为什么呢?...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