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就在当处

大安法师  2023/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就在当处

这桩事情同时是显示极乐世界这样的一种微妙无碍的功德,反衬我们在娑婆世界怎么样呢?我们不自在,我们没有这种神通妙用。那么这些神通妙用是一切众生本具的,那么到西方净土得弥陀愿力加持,恢复了,现前了。我们本有的这性德在娑婆世界显现不出来,为什么显现不出来?浊重恶障。五浊的情形非常严重,我们造作的种种的恶业,障碍了我们这种神通妙用。

由于我们的业障深重,极乐世界就在当处,他是跟我们不隔的。你看得念佛三昧,他就能当下能够体证到当下就是极乐世界。不离跬步,金地涌四色之莲。处处弥陀说法,时时莲蕊化生。就在当处,是不隔的。但不隔的这样一种情形,就被我们的浊重恶障给他隔开了。所以说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空间,是由于我们的生灭心,我们的业障,拉开了这样的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空间。如果契证到念佛三昧,那极乐世界离此不远,就在当处,那就没有十万亿佛刹这样的空间概念。

我们理解这个不隔而隔。但如果我们信愿持名,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我们全摄阿弥陀佛功德为我们自己的功德,虽然还是业力凡夫,但却具有佛的这种神通妙用,功德甚深。那么功德甚深,那就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那么跟娑婆世界就隔而不隔。

隔是站在一个凡夫的角度隔开了,但是对净土的菩萨来看,他能够跟娑婆世界不隔。那么就在当下,极乐世界的佛菩萨,他跟我们是不隔的,他每天都能现量地看到娑婆世界众生的种种情况,他能够观察到众生根机成熟,能够用种种的方法,种种的身份示现在这个世间作种种的救度。他一过来就很快就能过来,你看很多经典当中说,释迦牟尼佛正在娑婆讲经说法的时候,如果释迦牟尼佛放光动地,那么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就感受到了,感受到了就问阿弥陀佛,这是什么因缘能够放光动地呀?那阿弥陀佛说娑婆世界有一尊佛叫释迦牟尼,正在说什么法,多么殊胜。

这些菩萨净土菩萨一听生欢喜心,说我能不能去听一听,去供养。阿弥陀佛就会同意,他很快就过来做供养,来闻法。你说他基本上不隔呀,很快就能到了。不是说,哎呀,我现在去是不是再到那就会迟到啊。不会迟到,他弹指间就能过来。这就是功德甚深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问: 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

大安法师《彻悟禅师语录》

第1讲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是《彻悟禅师语录》,彻悟大师...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

近来在净土同仁间, 酝酿着一场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乱...

如何让父母现世安乐,临终生净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乐,死...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问: 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呢?首先在家居士,在不同的...

长劫轮回——《付法藏经》里的故事

在《付法藏经》里面有一则故事:有位阿罗汉叫阇夜多尊...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问: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 至心就是至...

不吃肉就很难应酬,该怎么做呢

问: 请问我从出生到现在已28岁,吃过不少肉,也杀过...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彻悟大师 一...

修行不要搞得太复杂了

问: 师父您好!请您开示,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

【佛教词典】七塔寺志

凡八卷。民国陈寥士撰。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

【佛教词典】祠祀施

【祠祀施】 p0949   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祠祀施者:...

欲望的过患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禅病种种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参禅之士尚须提防禅病,以防走错...

忏悔法门「无生观」很重要

假设我们这一念心跟人事接触的时候都有真正结合,无量...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

玉琳国师洞房之夜度化娇妻

编者按:大觉普济能仁通琇国师(16141675),明末清初著...

由杀生宴客转为戒杀吃素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劝戒类遍》载,福建浦城令...

《百喻经》痴人赞父

【原文】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

憨山大师:出生死法

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

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

日常生活中,凡事都需要有一个限度,才能达到满意的效...

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