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大安法师  2019/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间再回到床铺上闭目睡觉,你一天到晚忙的是什么东西?忙的可不是五欲六尘嘛?

上班、赚钱、想方设法当点官。就是一天到晚离不开这个功名利禄、人我是非、恩恩怨怨、五欲六尘,都是这些,这叫“尘劳”。这是烦恼,烦恼像灰尘一样多,它劳烦我们这颗心。

我们在这个从早到晚、从生到死的过程当中,没有暂刻的时间来反省我们这个身:就是我的生命的意义在什么地方,生命的归宿在什么地方,生命的本来面目何在,我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他不去拷问这个事情,不去思惟这个事情,不去在古圣先贤的宗教文化当中去寻找答案。他一辈子都是在这样的吃、喝、拉、撒、睡里面度过了。而且这个过程当中,又有一种自我的、自私自利、狭劣的心,他一定会造作种种的恶业。

这些问题是需要去问的,也需要去思惟的。但现在成了一个颠倒:你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反而成了一个让人嘲笑的情况。你看我们孩提的时候,可能一些小朋友会问他的爸爸妈妈:“哎,生命从哪儿来的?死了又到哪儿去呀?这个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出,不从西边出啊?”这些小孩子可能会问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很质朴的哲学问题。

那父母一般就搪塞:“哎呀,你问这些问题干嘛呀?”他认为这是小孩子很幼稚、很可笑的问题,殊不知这是一个很真实的问题。但是你真的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也觉得:“我忙于生计都忙不及,我哪有心思关心这个问题呀——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人的意义和价值,大家都不是这么活吗?”那么小孩子天真的时候,他还能问点生命的那种本来性的问题。

但问题是:这个小孩子天真的这段时间太短暂了,他不可能维持这个问题有多长时间,他幼稚的智慧也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很快他就发育了,他就长大成人;一长大成人,一发育,好像是好现象,但同时伴随着一个烦恼——欲望上来了。欲望上来,他就要谈恋爱;一谈恋爱,他就结婚;一结婚,就要生子女;一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养家活口,昏头昏脑,就这样昏一辈子。昏到晚年来了,这时候身体又不行了,又要想到怎么保命了。所以一辈子他都没有时间,去考量这个生命的本来问题:我这个身体真实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这是不是普遍的一种人类的悲哀?

《龙舒净土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商人砍柴能得福?

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业成功、赚尽天下财富。有人...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

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关于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问: 诵经能否断烦恼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诵经一定...

外境永远没有错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人生不过一个「赢」字

赢由五个汉字组成:亡、口、月、贝、凡,包含着赢家必...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

修慈悲观对治瞋恨心

如来颜容,超世无伦。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戒闻精进,...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

【佛教词典】末法时生声闻

【末法时生声闻】 p0521 瑜伽六十七卷六页云:末法时生...

【佛教词典】福城

(杂名)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见文殊菩萨之所也...

度化众生,要有缘才行

佛陀时代的城东老母是释迦牟尼佛之邻居,佛祖虽是无缘...

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问: 请问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从...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

要懂得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中国古诗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佛法的力量不会消失掉,它会不断引导你

为什么佛陀敢施设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

只剩一具尸首,你还想她吗

一个人的一口气没有断,很像一个样子。等到无常鬼一到...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清净臭秽,寄此陶炼耳

【原文】 唐道积,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疠疾...

大安法师:贵贱贫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