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长相的庄严与否,跟善恶业力有直接相关

大安法师  2020/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长相的庄严与否,跟善恶业力有直接相关

请看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在上次所讨论的第一愿与第二愿,是大悲拔众生的苦,给予众生底限的安乐。那么第三愿就是以平等心予以众生的快乐。这个经文的表述是这样的: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土中的天人,这个也是带业往生的凡夫,都能够具有着象佛那样的紫磨真金的身色,如果这一愿不能成就的话,我就不成佛。

这是庄严往生者的身相。在我们众生的这种身相当中,由于业力的差异,各有不同。从皮肤的颜色来看,有白种人,有黄种人,有黑种人,还有其他混杂的颜色的种族的肤色。从相貌的状态来看,有长得高大,有长得矮小,有长得庄严一点,有长得丑陋一些。那么由于这个身相颜色的差异,也就使众生在这之间产生了许多的矛盾、是非。

长得庄严一点的他会比较的骄傲。这个长得丑陋一点的,自然有一种自卑,甚至转而一种嫉妒。这样人际关系、种族关系、国际关系就导致了诸多的这种灾难。所以法藏菩萨发愿,往生到我的刹土的天人,都有象佛那样平等的身相,佛的身相都是金色。

我们每天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我们的,是什么颜色,跟我们的心态有关系。每个众生他都能放光的,那么这个光是什么颜色,跟我们存的念头有直接的关系。

佛的心他是契证到诸法的实相,所以他的这种光啊是黄金色。由于他断了烦恼,所以他用这个黄金色这种透亮,那种纯净,这种纯净到极点,他就不是一般的金色,紫磨真金色,黄中带红。所以这样的身相,就是非常庄严。那么这个黄金色在我们对色彩的感觉方面,他是代表着一种神秘的,超然的力量,为什么大家喜欢黄金?

它这种颜色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非常奇特。在佛教当中,这种黄金色是代表着一种实相中道的这样的一个表法,代表涅槃的常住不衰。所以佛的颜色都是紫磨真金色。那么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凡夫,按照我们自己的自因自果来看,绝对不可能出现紫磨真金色。那么这一愿里面同时包含着也具有像佛那样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都是我们不敢想象的。

因为一个人的长相的庄严与否,跟我们的善恶业力是直接相关的。我们这些凡夫啊,举心动念、行为造作,心性都是非常污染的,心里都是狡诈的,所以我们现出的身相啊,都是不庄严的。我们拿个镜子照照我们自己,都是半恐怖份子呀,面目狰狞呀。

那么阿弥陀佛是这样的慈悲,我们只要去了,让我们马上具有着像佛一样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个是很不可思议的。

那么我们指称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他也只是顺应着我们这个阎浮提,最好的相是转轮圣王相。转轮圣王的相是三十二相,那么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比转轮圣王更微妙,更透亮,更脱俗。实在来说,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那么这个佛相的庄严在小乘法讲,成佛三大阿僧祗劫,当断尽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以后,佛还最后要用一百劫来修相好,来庄严自己的相好。

为什么要庄严相好呢?为度众生故,而且为究竟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因为这个无上正等正觉,作为法身的功德一定要有一个寄托的地方。唯独在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这样庄严相当中,才能寄寓法身的功德。就好象一个国王的女儿,她要出嫁,出嫁的对方一定是那个住房非常庄严的地方,她才会嫁出去呀,她才会去啊。

如果在一个贫民窟里面,脏兮兮的,这个国王的女儿不会去的。所以这个无上正等正觉一定要在相好才能寄寓。所以为什么自古以来非常注意造像的庄严,如法,他的度量都要非常的精致。在远古的时候,如果一个绘画呀,把一个人的形象绘得这个非常的这个惟妙惟肖的话,都能把他死去的魂召唤回来,使他复活的。

那么三十二相可不容易啦,百福庄严一相。要修一百种福,才能庄严一相。那么一福,怎么能修得到一福呢?这不是我们给人家作一件好事,打一天义工,就修到一福了,不是这么简单。比如说这一四天下,所有的人即将面临死亡的危险,要死去,你有一种方法使他不死,你修到了一福。

所有的人眼睛瞎了,你把他想办法复明,修到了一福。所以三十二相不是很好庄严的。所以要靠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凡夫要庄严我们的相,我们不是朝庄严的方向,都是朝丑陋的方向滑过去。现代有一个时尚,大家都注重美容,现在很奇怪,不仅女士要美容,现在连男士都去美容。

现在有些美容的食物呀,美容都很跑火。但要知道美容,要知道从哪里去美。如果只是从外在的化妆品上去美容,最终还是把容貌给糟蹋了。一天到晚在脸上搽那些化学性的东西,那不美。首先美要从内心,诚于中形于外。然后最究竟的,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马上得到佛的相好光明,佛的紫磨真金色,这才叫究竟的大美容呀,所以大家不要错过。

那么这一愿还给我们透显,因为这个相由心显的,所以长相跟人的心与状态他有一个同构对应。当我们长相丑陋的时候,我们的心大多是充满着阴险的。实际上为什么会长相丑陋?我们都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到,如果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嗔恨的时候,马上这个就不好看了。

当我们嫉妒的时候,这长相都会丑陋。所以佛经讲到,要获得一个好的相貌,一定不要生气,不嗔恨。而且要恭敬父母,恭敬圣人,给大家布施衣服,对这个佛像,要去庄严佛像,供养鲜花,打扫佛塔,这些,包括对丑陋的众生,六根残缺的众生,你不能生轻慢心,这些是使我们长相庄严的一些善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先有一个思想

此中说缘起者。如说: 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

闻地藏名见地藏像,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

为善福随,为恶祸追

在释迦牟尼佛驻锡舍卫国弘法的时期,国中有一位名叫兜...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

你的每个起心动念,对生命都有重要的引导

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了这个阿赖耶识缘起。这样的一个缘...

【推荐】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通常我们遇到一些逆境时都会说,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

少了这两块基石,一切道德理论都流于空谈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经文: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

《无量寿经》十二次翻译带来的启示

《无量寿经》在大乘佛典当中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

【佛教词典】马祀

(修法)以马为牺牲之外道修法也。梵语A?vamedha,百论...

【佛教词典】荐亡幡

又作命过幡。指于人临终而未终之时,挂于寺塔表刹(幢...

无用与无明

一般人皆以无用为耻,而我却认为无用正是大用。 我一...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

三净肉可以吃吗

问: 佛教里有三净肉可不可以吃? 如瑞法师答: 那是...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略释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 善男子...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

佛说扫地的五种功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 世尊于逝多林...

黑豆的营养与吃法

黑豆,又名乌豆,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微量...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要想成为僧人,首先必须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

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