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千钧一发之际,要帮助病人心无二念

大安法师  2022/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千钧一发之际,要帮助病人心无二念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么容易,感应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么感应?就是深信切愿,一心念佛,才能感通得上。如果是泛泛悠悠的,临命终时还是那些世间的念头起主宰。或者就像前面说的,生了病,到处求医问药,贪生怕死,恨不得天下所有的良医都要寻遍——要多活几年;临断气之前,还在那里挂吊瓶、插管子、输血。他全身心都在考虑我多活几年,多活几天,你说他能往生吗?

无量劫以来,我们也曾经接触过净土法门,也曾经念过佛,就是没有那种真为生死的突围的心、把这个身体——臭皮囊业报身彻底放下、彻底厌舍的心,我们还在这里轮回。那轮回,借助以前的这种善根,又闻到净土法门,又似乎发了点愿想去,但是这种贪瞋烦恼还是这么炽盛,还是看不破放不下,深信切愿还是建立不起来。所以这个法门就阿弥陀佛的立场来说,信愿称名乃至十声、一声感通佛力都能往生,万修万人去,但是就众生的烦恼业力来说,很难突破,真信切愿建立不起来,感通不上,往生不了。

临命终时这桩事情,那是关键时刻。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发一个临终接引愿?只要信愿称名,阿弥陀佛现前接引。印祖在前面讲过,在临命终时,不仅说没有念过什么佛的人不容易把住这个佛号,就是曾经有过念佛实践的人,临命终时也是很麻烦,做不了主。就是开悟的人,也是十人九蹉路,那是永明延寿大师在五代末、宋初的时候说的话。到了憨山大师,他是明末的一位高僧,他读了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之后非常赞叹,进一步说,如果五代末的时候是开悟者不求生净土是十人九蹉路的话,那么到了现在——经过了六百年左右——那可是十个人里面管保有十一个要蹉路的。那就是一网打尽。

所以永明延寿大师作为古佛再来,就是禅宗走向衰落的时候,为这些宗门教下的修行人指出一条当生出离生死轮回的康庄大道。所以,历代的这些具眼善知识非常赞叹《四料简》。但是也伴随着一些人否定《四料简》,认为它是伪造的,不是永明延寿大师说的,这个观点在印祖的时代就已经很有市场。为什么印祖会作《净土决疑论》?就是他深刻地感觉到那个时代这个观点的错谬。他赞叹这个《四料简》,那是千古不易之定案。

所以你看这些宗门教下靠自力了生死之难,有句话叫“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就是初果圣人都有出胎之迷,菩萨都有隔阴之昏。《高僧传》里面讲唐代的圆泽禅师,他是能够预知自己的来世的,“三生石”就是谈他的公案,跟李源居士的一个约定。实际上,跟李源说到青城山去参访走陆路还是走水路,他早已知道这个结局,已经安排了离世的事情。

圆泽禅师是一个初果圣人,他有五种神通,虽然有宿命通,但是见到了这个怀孕的女人,怀孕三年就是等他,他就想回避这个事情。但是这个业力牵引,就让他走水路,就碰到这个怀孕的女人,这碰到了,他就脱不开了。初果圣人他的情欲心还没有断,要七次往返天上人间继续修行,才能断这个欲界的思惑。

在临命终时,不要说一般的凡夫,就是有相当修行的人,他也是做不了主的。所以,阿弥陀佛“前来接引”是非常的重要。佛只要求我们信愿称名,仰靠阿弥陀佛的接引的力量,“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来安慰我们,来引导我们,用光明摄受我们,在莲台里面,我们随佛往生,才能够确保这件离开三界的轮回的大事。

助念一法,实际上从《华严经》里面就已经建立了。西域、天竺一带,就有助念的仪轨。它的仪轨是有一尊佛像,然后有一个幡,也都面西——也是指向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像在西面,病人也朝西,这个幡的顶部就把它绑在佛的手指上,然后幡的那个尾部就让病人抓着。它用这种表象来告诉病人:作随佛往生之想,抓着这个幡,那一头是在佛的手上,这头在你的手上,紧紧抓住。然后再给他施设一个佛像,让他看着佛像,旁边同参道友就帮他助念佛号——这样的一种模式。基本上我们现在助念也是这种模式,这种助念的模式是自古传过来的,它是有根据的。

一心一意地念佛,作随佛往生之想,作决定往生之想,要把你的真信切愿完整地表达出来。所以无论是助念者还是家亲眷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就是要帮助这个病人心无二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

念佛人把求生净土当作第一大事

修净土的人要能敌得过生死。生死好比是敌人,净土行人...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

【推荐】舍不得儿女,误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拼命念佛,水肿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劝父母往生西方是为大孝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

为何华不著菩萨,只粘著声闻众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

如何理解极乐世界的方位

释迦牟尼佛说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但是你不要执著...

【佛教词典】慢缓

【慢缓】 p1278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慢缓?谓不捷...

【佛教词典】慧炬三昧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发智慧...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洗涤无量劫来的业识种子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

守金不舍堕蛇身

久远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很喜爱黄金的人。每天天色微...

尸婆罗尊者本缘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位月...

认识你自己

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去见智闲禅师,诚恳...

打坐完有这两点需要注意

前面是讲调心调息,现在看调身。 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

何谓财布施

问: 何谓财布施? 慧律法师答: 其实一切施,一切福田...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

圣严法师《勿把可敬的对手当做敌人》

对立不见得是坏事,有时候相反的两个立场,往往能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