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相信佛的寿命无量

大安法师  2023/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相信佛的寿命无量

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这个理念是出自《法华经》。无量劫来早成正觉,不是这一世成佛的。对于钝根的人说,就觉得释迦牟尼佛作为一个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就在两千五百年前,然后十九岁或者二十九岁出家,苦行六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悟道弘扬佛法,也就是四十九年。他就认为是这一次成佛的,那声闻教还是这么认为的。如果对世间的学者,那还是这么认为的。

《法华经》是一部很奇特的经典,那是由本垂迹,开迹显本,把释迦牟尼佛的本地说出来了。当时佛在说《法华经》的时候,他方世界的菩萨听到《法华经》这么殊胜,就想发愿来娑婆世界护持这部经。那释迦佛知道之后就说,不需要你们来护持,我这个世界就有很多的菩萨可以护持这部经。这一说完,地下就一下子涌出了很多的大菩萨,数量无量无边。与会的大众很惊叹,地下怎么这么多菩萨?这些菩萨是谁教化的?结果这些菩萨向释迦牟尼佛顶礼,执弟子礼,佛才告诉大家,这些无量无边的菩萨都是我教化的。那与会的大众,以弥勒菩萨为代表,就很惊奇了,我们看到的佛就是成佛几十年,你怎么能教化这么多的菩萨呢?

那紧接着就有《法华经·如来寿量品》。在这一品当中佛告诉大家,我不是这一世才成佛的,早已实成。那成佛以来的劫数有多长呢?那这个数字超越了我们一般的数字概念了。他是用个比喻: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土,就是有这么多数量的国土,一个国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把这么多国土都磨成微尘,就是很细微的微尘,那这个微尘就不得了的多。然后又把这个微尘,往东走,过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的刹土下一个微尘点,一直下,把这个微尘点都下完。然后再把这个点上的和没有点上的,这个范围当中的所有的刹土都碎成微尘,一个微尘就是一劫。那么佛说,我成佛以来的劫数,比这个还要多百千万亿的劫数。一看这些经文,我们的想象力是远远不够的,那只能说很多、很多、很多,不可说的多。

《法华经》讲,他自成佛以来,这么长的时间,是不断地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成道,教化众生的。不仅是在娑婆世界,乃至在他方百千万亿个刹土教化众生的。我们说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时被授记作佛,然后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第一阿僧祇劫,第二阿僧祇劫,第三阿僧祇劫,这些都是示现。所以我们这样来理解,释迦牟尼佛无量劫以来早已成佛了的,哪是这一世啊!所以这些都不是藏通别的概念,这都是圆教的理念——心量打开。

那么在这个《分别功德品》里面讲,如果一个人能相信佛的寿命是无量的话,仅仅是相信释迦牟尼佛不是这一世成佛,乃是尘点劫又尘点劫早已实成的一尊佛,释迦牟尼佛寿命是这么长,能够产生一念的信心,这个功德都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你就用八十亿那由他的劫数来修五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做了无量的功德,虽然很大,但是跟相信佛的寿命长远,这一念的信心相比,百分、千分、亿分,都不及其中一分。所以大乘佛法,它强调信解心功德很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成佛的七种功德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

这些往生的众生寿命有多长呢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舍利弗为什么能成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呢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

本焕长老长寿秘诀:心胸开朗,粗茶淡饭

出身新洲农村贫寒之家,年轻时吃过很多苦的本焕大师,...

找到成佛的因地

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以后很喜欢打坐。他刚出家,什么事...

释尊舍寿留寿的甚深含义

释尊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入灭,这是历史的事实。然而关...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十二因缘法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

信愿持名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一个人生前自己肯念佛,肯定就有信心在里面,有愿力在...

大安法师:如何降伏淫欲心

问: 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

让皇帝感动的永明大师

【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

【佛教词典】大淫戒犯境

亦名:淫戒犯境、大淫戒三犯境 子题:女人三道、三道、...

【佛教词典】冥鉴

(术语)冥众之鉴照也。西域记二曰:冥祇警卫,灵鉴潜...

【东林寺原创绘画】恶知识是如何把你带进地狱的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为大众宣说“僧伽吒”这一妙...

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修学佛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知见,更进一步要身体力行。...

圣严法师《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问:台湾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许多年轻...

世间的聚合与离散,皆应坦然面对

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 这...

始信参禅输懒惰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

懂得知足

女儿最近的一次数学成绩是九十七,她自己也郁闷着那丢...

大安法师:用佛号来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深知五浊恶世的利害关系,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就...

两种十念法

十念法要辨识一下,有两种。 一种是慈云遵式提出的十...

杀子求名

仁义礼智信乃是中国人的美德,欺骗拐诈是人类的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