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大安法师  2023/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何为其然也?——周安士《欲海回狂》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的一部重要的经文,常常会把这部《普门品》专门拈出来讲解。这就是“念观音得离欲疑”。《普门品》谈到观世音菩萨以他的大悲心——观世音就是他观自在,契合法身,然后为救度众生,各种不同的类别普门示现,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种普门代表着观世音菩萨那种由法身显现的种种应化身。

这个普门就是从圆教的立场来说的,一切众生都能得观世音菩萨平等慈悲心的救度。众生常常有种种的厄难恐怖,种种灾难,七难——显出七难,众生有贪瞋痴三毒烦恼,观世音菩萨也来帮忙。

这就谈“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就是他淫欲心很重,控制不了。这个是很麻烦的事情,很多青少年控制不了,他是手淫、意淫,看黄色的书刊杂志,他就会整个的身心受到戕害,一看那个样子,精气神都没有了。

多于淫欲,这是一个很重的病,怎么去治?常常地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就是“南无观世音菩萨”,便能离开这个淫欲。下面表述:若有众生,多于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有众生,多于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这三毒烦恼,念观世音菩萨都管用。这里面是什么原因?

这里说的就是色欲是从无明暗冥的心出来的,是迷惑颠倒的一种津口——津渡,是迷的范围。念佛菩萨名号,佛是光明的、智慧的、觉悟的道路,这个觉悟就是智慧,就能够破那个无明的迷惑颠倒,就好像“千年暗室,一灯点亮”一样。色欲是从暗处显现出来的,有智慧的灯就不会有这个暗,这是法尔自然的道理。

所以一个人为什么要有一个崇高的追求?从修心养性层面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就好像孔子,他十五志于道,要志于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乃至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志于道,这个“道”就体现在仁,所以《论语》讨论“仁”这个概念有一百多处,有时从形而上层面谈,有时从相和用方面去谈。

这里举出孔子的话。这是《里仁篇》里面说,一个君子如果“志于仁”——把生命的价值放在志于达到仁的境界,就像颜回一样的“三月不违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如果他生命是志于仁,他就不会有恶行。这就好像有光明,就不会有黑暗;在一个田地种了嘉禾,就不会有杂草,如果没有嘉禾,那就杂草丛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贪瞋痴烦恼炽盛的时候,多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多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会立竿见影地得到对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

【推荐】破除淫欲冲动的方便法门

世间一切苦恼,都由爱欲而起。世间凡夫无法断除爱欲之...

可以供养半身佛像或佛头吗

《优婆塞戒经》云: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

古代大德诵持《大悲咒》的感应

广恩禅师: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氏...

了幻法师: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

【推荐】佛法初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推荐】星云大师《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我常在想:一个出家人,如...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问: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

【佛教词典】妙空

(1826~1880)清代僧。江苏江都人,俗姓郑。名学川,...

【佛教词典】生病

于一切法堕生病者,别有四辈:一执自生,二执他生,三...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习惯上,正念是八种修行之道的第七种。当正念存在的时...

真学佛者视一切众生为父母

新都王自安居士,有子应辰,幼业儒,一日思生死事大,...

五欲六尘

一般将夺取生命的恶鬼神称为魔,佛教将魔的意义延伸,...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吗

问: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么? 大安法师答: 在...

比丘尼现身变

昔日的舍卫城,是拘萨国的首都。当时有一群乱纪之徒,...

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十条人生铁律

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

【佛学漫画】曹溪六祖慧能大师

六祖慧能大师的故事...

禅门里的「大死大活」与「悬崖撒手,绝后再苏」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是修行,最痛苦的事可能也是修行。为...

【推荐】没有信愿,再多佛号都没有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因为我们真正...

印光大师《复郑伯诚居士书》

见面以来,已经满六年了,不仅年龄巳更改,连国家的历...

今天起傲慢心不敬佛法僧,你伤害到了谁

出家人当然会有一些水平上的问题;有一次,我听了很难...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