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5愿)生者皆得宿命

大安法师  2023/1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5愿)生者皆得宿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佛时,我国中天人,悉具宿命智通,最低限度能了知百千亿亿诸劫之事(那由他即亿)。若此愿不兑现,我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发愿在他成佛的时候,他国土中的天人都能了知自己与他人过去世的生命流转的情形。“那由他诸劫事者”,了知宿世之长,至少有百千亿亿诸劫的事。“事”就包括出生时劫、名字、种族、寿命、福报以及所处刹土的情况,等等。这里表达“下至”的时间,亦隐含“上至”的时间,那就是无量无数不可说劫的时间维度了。

阿弥陀佛把宿命通愿摆在首位,蕴义深远。设身处地想,他方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宝池德水,从莲华化生出来,具证一个全新的生命境界,其新奇、诧异、惊喜油然而生。这时的往生者期冀知道生命大幅转换的真相,阿弥陀佛适时地以宿命智通,惠施于往生者,令其了知自己的前生是在何方国,是何身分,以何方式得以往生,再看到自身紫磨真金色、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乃会深深感戴佛恩,至诚稽首阿弥陀佛。诸往生者常端坐于宝池莲台上,各述自己来生始末,了知得以往生之因悉是信愿念佛,仰托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所致。莲池海会胜友“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四海皆为兄弟也”,倍感亲切。

宿命通有通过修禅定而获得,有自然获得。宿命所知的时间有长短的差异。有的人一生下来,便知道前世,所谓的“再生人”,有的能够知道三世,证果的阿罗汉入定则能知道八万大劫的宿命。

阿弥陀佛给予往生者宿命智通,远超于声闻、缘觉和菩萨的所知境界,乃是佛地果觉的宿命通的赐予。此宿命通能够了知自己以及一切众生的宿命,对其在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劫时间中,宿世所经历的种种事情都能了解。比如出生的刹土、名字、种族、饮食、苦乐忧喜、寿命长短、修行与否、与善知识的缘分,等等。

无量劫以来,众生在六道不停地轮回,或许今生在人道,下生就到了畜生道,再下生又在天道……即使是畜生道,又有不同的畜生种类。总之,有种种品类。而且并非只在一个地方投生,还有种种国土,很多的刹土都去过。佛境界的宿命通对于这些,以及种种因缘、受生差别等等,皆悉了知。而且不仅知道凡夫的宿世因缘,也能够忆念、了知过去无量无数劫一切诸佛种种八相成道教化众生的事迹。

宿命智通亦是一切众生本具。只是由于我等众生心性散乱浑浊,致令此能力被禁锢。阿弥陀佛威神愿力强缘加持,令一切往生者首先获得此本具之宿命智力,直接开发出大乘佛地的宿命智通。何幸如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问: 弟子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感应有四种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

四十八大愿——(第14愿)声闻广多无量愿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

【推荐】一生念了无量数的佛号,为何却没往生

为什么要学佛法?佛是觉,你要生极乐世界有生极乐世界...

释迦弥陀此遣彼唤,岂容不去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

念佛怎样才能达到成片

问: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成刚法师答...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安法师: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

问: 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

往生到极乐后,恶业最终会怎么样

问: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

《无量寿经》开显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

【佛教词典】世间相

世间之义,概要言之,迁流虚伪,不常不实。而凡夫处此...

【佛教词典】定判

(术语)决定之判释也。杂阿含经四十二曰:我等人人各...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

受菩萨戒后无法坚持,是否要堕地狱

问: 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

绍云老和尚:云居山的护法神太厉害了

我当年在云居山,山底下有位姓徐的,五十几岁,他就租...

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

圣严法师《小时候的疑惑》

我想先谈一下小时候发生的三件事情,它们在我的学佛之...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不同意乐

布施的对境略有十种: 一、亲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做事认真是执着吗?这种算随缘吗

问: 南无阿弥陀佛!法师慈悲!我们很多的佛子喜欢说随...

什么是真正的愚人

【竹窗随笔原文】 世人以不识字、不解事为愚,此诚愚也...

身边的善知识

善知识是叫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的善友,是每个人生活...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

息灭妄念的三招

宋代青原禅师有参禅三重境界说:禅之初,看山是山,看...

御马三法

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