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净界法师  2021/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第一个是誓愿力,第二个是观照力。

这个誓愿力就是说,在行菩萨道之前,你刚开始要发愿的,要发清净愿,你应该设定一个生命的目标。我们都知道,每一个行为都会有一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出现的时候,不一定是你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设定目标。

我们以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四十岁之前当然受到过去的影响,但是四十岁以后你就深受你今生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在四十岁之前,你对你的生命不满意,对你的正报的身心世界不满意,对你外在的环境不满意,那表示你前生根本没有设定目标,你就是跟着感觉走。如果你四十岁以后对自己的生命还是不满意,那表示你今生也没有设定目标。虽然你修习了很多善法,但是你不知道你要什么。

万法唯识的意思就是说,生命是可以由你的内心来创造的,过去不等于未来。但是你没有设定目标的时候,你就会深受过去等流习性的影响。一个人没有设定目标,就很难从过去当中跳脱出来,就是活在过去。

所以,菩萨道是先发愿,然后这个功德才出现。不是说这个功德出现了我们才发愿的,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了解到生命是由内心所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未来希望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生命——我希望到净土去,然后在那个地方悟无生忍,然后回入娑婆成就佛道,你都必须要做好你生命的规划。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第一个,你要真正地发起清净的愿力。

第二个,就是你应该要生起观照力。我们身口意有过失,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要随时用观照力来调整自己。在本论当中的观照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遍计本空,第二个是依他如幻。这个遍计本空是观察一切法的本性是毕竟空的,一切法的本性没有真实的我相跟法相可得,我们讲我空法空的真如。

虽然本性是空,但是因果丝毫不爽,我们每一个行为的造作都会招感一种果报,所以古人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我们从空观当中来消灭心中的执著,从因缘观的假观当中来启发我们自己的愿力,积功累德成就种种的功德庄严。

所以说,我们在菩萨的甚深见当中成就了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这两个就是所谓的菩萨种性。从甚深见开始以后,付出行动,广大行。从第三科到第八科,总共六科,都是在讲六波罗蜜的妙行。我们菩萨从六度当中来积集福德跟智慧两种的资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仅仅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

圣严法师《活出老年新生命》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

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

出家人转世后能否记得前世的事情

问: 如果一个师父能转世的话那么这个师父转世后小的时...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

不可妄自尊大而轻视古德,又不可甘心暴弃而不为豪杰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见。无论唐...

台湾医生30年淋巴癌自救成功:纯素和运动

作者简介:李丰,细胞病理权威、台大医院主治医师、国...

对立心强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要改变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严经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佛教词典】家家

【家家】 p0940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二、家家。谓卽...

【佛教词典】声闻酒

(杂语)王摩诘胡居士卧病诗曰:既饮香积饭,不醉声闻...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

吃荤对诵经往生是否有影响

问: 我皈依后十斋日是吃素的,其他的日子都是吃荤的...

竿影见佛法

从前,印度有座寺院,里面住了四位神通广大的道人。城...

不肯仗佛力了生死,怎能不反思

参禅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彻大悟...

回向的功德是否会量化

问: 弟子是一名在学大学生,对于佛教中的普佛回向,...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

股神巴菲特的简单生活

他11岁开始买股票,现在觉得还是开始得太晚了。 14岁...

【推荐】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才能随遇而安

我们在世间上,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