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能悟得「空」,必然会起情绪变化

静波法师  202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能悟得「空」,必然会起情绪变化

佛经中说“四大苦空”。这就是《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四大苦空”。我们要出离,不要去执着它,但又不能不面对现实。而面对现实,我们又不能去执着它。如果执着它,会越来越麻烦,反而不执着它,我们会天天很快乐。不执着,我们活得很自在,很自在就会很快乐。

有人总是觉得我们很可怜,我说:“我们看别人的感觉也是这样:你看我可怜,我看你还可怜呐,感觉都差不多。”你看我可怜可是真的,我看你可怜也不是假的。有时候,就好像我们总是在说假话。

因为我们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真理:四大苦空,你说空不空?你说假不假?你说苦不苦?我们有这个身体就是这样。每一个在座的老人,请问哪一个没有过年轻,没有过孩童时代?都有。我也有,我将来也会同大家一样变老、死去,无论我同意不同意,也无论大家同意不同意,都没有用。有人说:“法师,你可不能死。”我也得死,因为没办法,所以才学佛。

人类所依止而住的欲界环境,也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空间环境也是如此,不仅仅我们的身体如此,这个世界也是由地水火风组成,不承认也不行。我们就是要说理,如果不承认,那是脑袋有问题。我们就讲理而言,它就是缘起,就是各种元素组成的现象,如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茶杯,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土、人工、模具,再加上烧制、釉子等,于是成就了茶杯现象。有一天,一不小心它掉到地上碎了,即使你哭,那也没有用,就是这样,哭有什么用?

所以佛教从来不提倡人死后嚎啕大哭,因为你捶胸顿足,挽回不了现实!即使你自杀了,也不能跟他去,因为他的路和你的路因缘不会完全一样,肯定不同!所以佛教不提倡自杀,也不提倡人死后哭,因缘已散,不要住着。

我们自己扪心自问,对待父母没有丧良心,尽了责任,那么我们就坦然了,不再烦恼了。不然的话,恐怕良心有点问题吧。父母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养,死的时候后悔了就哭,当然是不应该的。虽然人之常情理解!就解脱而言,需要理性。

如果不能悟得为空,反而执着为实有,必然会生起情绪的变化。

它确实是空的,因为它首先是假的,假的不就是空的吗?如果不能够去感悟空性,而认为这个东西是实在的、恒有的、永远的,很珍惜,那么我们一定要去执着它。如此,就会生起贪嗔痴。

所谓贪,比如说:“那钱有啊!那就是钱哪,我为什么不贪?”金子在那里摆着,黄澄澄的,那就是金子,你说你不贪,那正常吗?但是,我们想到,金子不会常有,我们也不会常有,有与没有已经无所谓。

所谓嗔,得不到就恨,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傻才这样做。所谓痴,就是没有智慧的自以为是的意思:因为无明,没有光明,没有智慧,所以我们看不透事物的真相,从而活在一相情愿的局限之中。

据说古代的时候,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人家做买卖,他偷人家的银子,人家把他抓住了。有人问他:“你怎么光天化日之下就偷人家的银子呢?”

他说:“嗨!我当时只是看到银子了,其他什么都没看见。”所以他就明火执仗地抢。这就是悲剧,就是贪嗔痴的结果。为什么?他就认为那东西可爱、实在,那个东西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就偷了,偷完了之后被抓到了,从而真的改变命运了。

当时佛陀在世的时候,不也有差不多的故事吗?佛陀看到一堆银子,说是毒蛇,走过去了。阿难一看,也说是毒蛇,也走过去了,不理它。有两个好奇的人,说:“什么毒蛇呀?”他们跑了过来,到那里一看是银子,赶紧就弄回家去了。那是政府的库银,上面打着字号,人家正好要捉这样的人,于是就把他们给抓起来了。

要杀头时,他们喊:“冤枉。”“冤枉什么?这就是你们偷的。”“哪里呀?佛陀和他的弟子说是毒蛇,我们听到了,到那里一看是银子,我们就把它拿回家了。”他们就说是捡的。后来把佛陀和阿难请来了之后,给予证明才最终没事。最后这两个人直摸脑袋,说:“真是毒蛇!”

可见,我们如果贪心,它就是毒蛇。很多人就是为了财,才会误入歧途、谋财害命,这当然可怕。所以说,每个人如果认为自己是实在的,就会向外攫取,就一定会烦恼。

人有贪嗔痴,就会有取有舍,好的就要,不好的就不要,这是一种力量,因为有了贪嗔痴,有了取舍,所以苦就来了。它拒绝不掉,紧紧地跟着我们,所以轮回的事情一定无法避免。我们现在又贪又嗔又痴,又有取又有舍,然后你说“我就是不想轮回”,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告诉大家,没有这样的好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尽量宽阔,悠悠生死

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很差,当官的有几个安稳不出问题...

「远离颠倒梦想」中的四种颠倒

若如大火能烧尽一切执著,不仅对有为法不应起执著,对...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问: 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

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能把放不下的都放下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够把别人放不下的东西...

皈依三宝,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

从来就没有障碍,只是我们想不开罢了

当我们被人误解而受到压抑的时候,不要总是希望通过申...

应切实布施于别人,扬弃沽名钓誉之心

当我们给人以好处,做有利于人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存在...

【佛教词典】内空

(术语)谓内之六根无神我也。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内空...

【佛教词典】嗔火

【嗔火】 嗔恚之热恼如火,故称嗔恚火。又嗔恚能烧尽一...

自性中的梅香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

想要长相庄严,就要多诵大悲咒

诵大悲神咒功德不可思议。那天有人问师父一个问题,说...

佛教的根本特质是什么

今天我要和诸位讲的,是关于佛法的根本特质,其题叫做...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

真正的慈悲是没有分别心的

从前,一个名字叫长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中,长...

药师健康长寿七法(图)

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

对现在的三宝很失望,保证你来生会更失望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什么?叫减劫,诸位知道吗?我们的劫...

各有所长

在往昔久远之世,有位叫大船的国王,其国地域辽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