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世间上要做到这四个缘

静波法师  2021/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世间上要做到这四个缘

通过跟三宝学,你就是世间的楷模,就是菩萨。菩萨容易当吗?容易。为什么容易啊?摄律仪戒,你要守法,守戒;摄善法戒,所有的善法,你要去行动,如果你做不到,那你要随喜,要赞叹;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你很欢喜地帮助别人,这就是菩萨戒的三个标准。

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你做到了吗?在现实中,有号称受了菩萨戒的人,除了吓唬人、骗人,没有给人信心、希望、欢喜和方便……那么,我告诉你,受菩萨戒是要名实相副!受菩萨戒是要看你的行动,不是看你说的,这个才有意义。

这样的模范,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1、随缘:你不能同现实对立、叫板!需要随缘,好事要感恩,坏事当锻炼;能改就去改,能变就去变。

2、惜缘:学会珍惜,这是我无量劫来有这个因缘,所以我今天才要面对,如果是逆境,那就是考验。我们今天不要说,“那是我的冤亲债主”,你这样说会造成误会,即使如此的话。要这样想:这是佛菩萨来加持我,来考验我的。

3、结缘:不结缘是没有机会的,如果不结缘,你怎么可能有福德因缘呢?

4、了缘:我讲完课,就走了,就没有挂碍了。你不要左顾右盼,“有没有人鼓掌、供养我啊?”告诉你:那是挂碍!与佛法的解脱不相应!因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为“有求皆苦”!因为“心安理得”!

没有希望!我们做的任何事情,不应该有希望,菩萨就应该是这样的。你是众生的楷模嘛!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只要他学佛,他就应该是这样的。时间久了,人到无求品自高!所以不用到处去宣传,说这人好,那人不好。我想说,什么都不求的人,会有尊严和自在!走路坦荡无畏!这就是自在解脱。要不然,那名缰利锁就把你拴住了。

如果你爱名,我告诉你,就给你扣一顶帽子,现实中,两个人还要当组长,就是这样嘛。给你铁的手铐,你不干,“我没犯法”;弄个金的,你马上就自动把手伸进去了……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当然,如果那是我应该得的,而且确确实实不违背法律、不违背道德、不违背佛教的戒律,可以随缘自在!权当游戏了,无所谓。佛经里边有很多这样的故事,那就是可以结缘,可以惜缘,也可以了缘,那是做佛事的。谁能永恒地拥有啊?该结缘的要结缘,该了缘的要了缘,但是千万不要攀缘。攀缘,苦苦地去求、去琢磨,最后麻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

无论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只有选择善待他人,才能获取...

脸皮薄的人要如何摆脱这种烦恼

问: 我是个脸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当众讲话...

尊重,从记住名字开始

面对一大堆人名,人们最关系、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他自...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

闲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间舆论

闲居之地, 指视昭然, 吾虽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

种植宽容,收获感动

什么是宽容?宽容是宽大有气量,原谅不计较他人。宽容...

常常看人不顺眼,就像生活在垃圾场

我们要训练自己,就是要训练我们的这颗心。从行上,我...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观音菩萨为何会示现成面然鬼王

《梵网经菩萨戒本》说:人命无常,过于山水,壮色不停...

拔苗助长急功近利,都是有副作用的行为

佛法告诉我们的是:向佛陀学习,常随佛学。现实需要提...

积蓄的终会散失,享受的就此没有

我们布施给别人:别人正是需要的,我们来帮助他;我们...

静波法师:修心诀

静波法师讲《修心诀》语录笔记 1.业障是什么?习惯。...

【佛教词典】法华三昧忏仪

(书名)一卷,隋智者撰。取法华,普贤观经,及诸大乘...

【佛教词典】瑜伽行派(Yogacara)

Yujiaxingpal   印度大乘佛教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

这4种食物多吃对眼睛好

眼睛干涩吃荠菜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诗经》里有甘之如...

圣严法师《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央视著名记者白岩松曾经采访过圣严法师。让他记忆犹新...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

疏文: 心、佛、众生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

端心正念,这是最要紧的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

要获取人心和敬仰需遵循以下法则

人要获取人心,博得别人的敬仰,就要学会给予别人口德...

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

无朽问:云何仰酬祖父?菩萨曰:世间所谓孝者,以何为...

出家师父到居士家住并化缘是否如法

问: 经常有一些出家师父到居士家里一住就是几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