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禅定,保持呼吸的畅通是关键

净慧法师  2024/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禅定,保持呼吸的畅通是关键

我每次讲呼吸的时候都讲到,呼吸就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有呼吸才有生命,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有这三寸气还存在,人才能发挥各种各样的作用;一旦“三寸气消谁是主”呢?万事皆休。身体的一切活动,气息起到决定的作用。能呼吸,能说话,血液能够循环,消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能行走,能动作,这无不是一口气在起作用,无不是一口气产生的动力。

这一口气从哪里来呢?这口气是由风大所成。人体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地为人体的骨骼、肌肉、毛发、爪齿,水为人体的津液、唾沫、血液;火为热量;风为动力。由热量而产生能量,那就是风。风在体内表现的形式,就是这一口气。人体会产生很大的能量,气越足,能量越大。所谓“力气”,有气就有力,无气就没有力。我们常说,没有力的人气力不足,实际上这是讲两件事。气不足,所以力也不足。

在修道的过程中,如何调整、调节这口气呢?佛教禅定书上就是讲的调呼吸。息是微细的气。息是绵绵不断,若存若亡。人在一天当中,以一呼一吸为一息,一共有21600次息。21600次,拿24小时一除,就知道一个小时有多少次息。这个数字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不是毫无根据,而是根据修行者实践的结果。

保持呼吸的畅通,既对身体有重要作用,更对修行有重要作用。怎么样使气息畅通呢?止观书上告诉我们,也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用心思去做。

从物质方面讲,就是要调节饮食。打坐的人吃得过饱,肯定坐不住,呼吸也畅通不了。之所以坐不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呼吸是否畅通和情绪是否稳定。

肚满腹胀,气息不均,所以坐下来一定很辛苦,憋得慌。当然肚子饿了也不适宜打坐。因为腹内虚悬,气息不够,同样会使坐禅者产生厌烦的心理。调节饮食的诀窍是不饥不饱。特别是刚吃完饭不要马上就打坐,一定要让饮食有一个消化过程,最好是饭后一个小时再打坐。

还有就是对于那些腐烂变质的食物和刺激性太强的食物,对于自己身体不适宜的、容易引起宿恙的食物,都不宜进口。这是在调节饮食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当然在调节饮食方面,除了这些要点之外,每个人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年老人有年老人的饮食习惯,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饮食习惯,南方人、北方人各有其饮食习惯。在大的原则下,在不饥不饱的原则下,然后根据个人的习惯而进食,以利于修禅打坐。

其次,要使呼吸畅通,还要有足够的睡眠。所以要调节睡眠。睡多了头脑不清醒,呼吸不会畅通;过于疲劳,坐下来就昏沉,同样不利于呼吸的畅通。调节睡眠的要领是不节不恣。就是不要过分地减少睡眠,也不要放纵睡眠。坐禅是一件十分消耗体力的事情,一定要有充足饱满的精神才坐得住,呼吸才会畅通。

还要调节身体。这和坐的姿势有关。坐的姿势我也讲过很多次,久参的人都听过,所以就不详细地讲。有两个要领必须掌握:腰杆自然挺直,有利于呼吸畅通;不要前趴后仰、靠着墙壁,有利于呼吸畅通。

在座者我也看到,有个别年老的人,往那一坐,腰板紧紧靠住墙壁,感觉到很舒服。只是坐在那里散心念佛,也未尝不可;如果真正讲到调整呼吸,那是绝对不行的。

我前天讲到,呼吸是遍布每一个毛孔的,身体紧贴墙壁,多少对毛孔的呼吸有障碍。而且背贴着墙壁,腰杆不能挺直,胸腔受到挤压,呼吸畅通的条件不具备,所以一定不能靠墙。也不能塌背,趴在位子上,勾着头,都会使呼吸不顺畅。一定是要腰板挺直,端身正坐,才有利于呼吸畅通,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要使呼吸畅通,还必须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呼吸和心态有直接的关系。心态不平和,情绪不稳定,呼吸不是很粗就是很急。在心态不平和的情况,呼吸只能是风,或者是喘,或者是气,要达到息的程度不可能。

智者大师说:“息有四伴:有声曰风,守之则散;结滞曰气,守之则结;出入不尽曰喘,守之则劳;不声不滞、出入俱尽曰息,守之则定。”这是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上对风、喘、气、息四种呼吸状态进行的描述。风、喘、气是不修禅定的人所应守持的呼吸状态;只有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守之才能得定。

身调则息调,息调则心调。要调心,少欲知足是法宝,一切随缘是妙方。这两条,对于心气和平至关重要。少欲知足,心就安泰;一切随缘,心就自在。心能安泰自在,自然心平气和。

藏传佛教在修禅定时,对于修气特别重视。藏传佛教把气分为生所成气和修所成气。生所成气就是与生俱来的,从第八识投入母胎的那一刻开始,生所成气就有了。修所成气,本来也是人体具足的,不过,没有经过修行,不能察觉而已。不管经过怎么样地分析,气息是人体本自具足的。往往我们粗心,察觉不到。

所谓生所成气,就是我们一呼一吸之间,从肺部的扩张和收缩,而产生呼吸。肺就是生理上掌管呼吸的主要器官。肺一张一缩,在扩张的时候,经鼻孔排出体内的浊气;在收缩的时候,经鼻孔吸入新鲜空气。如此一呼一吸,就叫做鼻息。这在生理学上,就是所谓的呼吸系统,又叫做外呼吸。

肺从吸入的空气中摄取氧气,融入到血液中,同时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在肺中完成气体的交换。再从血液循环,由心脏发动,由动脉输出新鲜血液,携载肺所摄入的氧气遍行全身,分配到全身各个部位;又接收全身各部位释放的二氧化碳,制造成为静脉的血液,由静脉血管返回到心脏。

再由肺动脉输送到肺部,又释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成为动脉血,由肺静脉回输到心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息,这就叫做血液循环。此为内呼吸。

呼吸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体内的气体通过鼻孔与外在的空气交流,所形成的呼吸为外呼吸;体内的气体通过血液循环与外呼吸进行交流,构成血液循环,是为内呼吸。人体的生存,血液的循环,新陈代谢的开展,就是由这内外呼吸而构成。所以,使呼吸畅通,不但是禅修的需要,更是保持一个健康身体的需要。

在讲到呼吸的时候,讲到气的时候,藏密的禅修中,把修所成气分为五种。一种叫持命气。从八识投入母胎那一瞬间开始,持命气就产生了。有气持命,生命才能够成就。

因为众生生命的本质,就是气息、寿命和体温。有了这三个重要元素,生命在母胎中才能逐渐成长。婴儿从母胎出来,从初生一直到一期生命结束,也是这三件事在维持身体的不腐不烂。也就是寿、暖、识三者。这就是所谓的持命气。

再就是下行气。所谓下行气,就是我们在排泄体内一切污垢时,如果没有气,就排不出来。乃至下风,也是由于气的关系。没有气,想要排泄都不可能。

在这里说一个很粗俗、很常见的事情。年轻人小解很快,年老人小解很慢。为什么呢?年轻人气足,老年人体虚,血气不足,所以排泄速度很慢。检验一个人的健康程度,从大小解也可以看得出。身体健康的表现,就是“前松后紧”。所谓前松,就是小解流畅;所谓后紧,就是每天大解的次数不多,顶多一天一次。如果一天有两三次大解,那就说明这个人的身体有问题。消化系统出了问题。

消化系统的问题是什么呢?还是气的问题,还是气不足。所以保养身体,从保养这口气开始。要保养这口气,就要好好地使呼吸畅通,修息道观。

第三叫上行气。所谓上行气,就是气随意念运行到身体的上部。吸收饮食,发言吐语,均为上行气的作用。还有平行气,能将饮食所得,经消化区分为精华与渣滓,然后将精华的部分平均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以为营养,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平衡发展,而不失其重心。这就是平行气。

最后是遍行气。就是能够遍行人体的上下前后左右各个肢节以及脉络,使身体有各种动作协调配合。藏传佛教将气分析得很细致,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保持呼吸的畅通,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修行禅定,保持呼吸的畅通是关键的关键。呼吸畅通了,心念就能集中,妄想就会减少,禅定就能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道:我经常听人说起海的故事,海究...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

百蔬之首——白菜

白菜是中国的特产,古时称菘,到宋代才改称白菜,在我...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

吃肉把尸体和绝症一起吃下去

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准提升,许多文明病也应运而生。...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生活禅开题

在生活中修行 经常有信徒向我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把学佛...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

在家佛教徒必读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

【佛教词典】散地

具有散乱心的众生所住的地方,即欲界。...

【佛教词典】大己

(杂语)自己对于五夏以上之同侣长者,所呼之尊称也。...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

真正的财神法

财富不是求来的,而是种来的。财为养生之源、护身之本...

母亲往生记

末学母亲杨澄志于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县...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算命的师父

一个居士问:师父,你会不会算命? 清净说:会,而且...

掉举的三种情况

第四弃掉悔盖: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

为何很少有人梦见前生事

夜梦中多现生事,罕梦前生,何也?盖梦以想成,想多现...

放生后动物会死,那又有何意义呢

问: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

【推荐】忏悔业障,必须生起这十种心

现在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

不要埋怨业障,资粮就在当下

有一次,一位中年朋友若有所悟地对赵朴老说:我现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