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2011/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的做人做事当中。我们学佛就是希望做一个好人,希望人生过得更圆满、更有意义。

好人的标准就是向善、向上。向善就是不做坏事,只做好事;向上就是做好人,做圣贤,做伟人,成佛作祖。

无论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作好一个普通人,至少要达到六条标准。这六条标准把信仰、伦理、人性、实践、能力等各个层面都包括进去了。其具体内容就是:

第一要知因果。不懂得世出世间的因果,一切事情都无从说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因果是一切社会道德、伦理、人性的基础。没有因果,这一切东西都无从建立,或者都将土崩瓦解。知因果虽属于信仰层面的事情,但它却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就个人而言,没有因果信仰,人生就无法圆满,断恶修善、断惑证真、转凡成圣就失去了动力。就社会而言,没有因果信仰,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等就失去了维系。一个社会,只有具足健康的宗教精神,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才有保障。这是一条为古今中外一切国家、社会和民族所证明了的真理。任何一个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如果忽视了这一条,他的思想就无法圆满。当然,因果的道理很复杂。一般人也承认因果,但只限于一世因果,不承认有三世因果。而三世因果恰恰是因果信仰的核心。要让社会上的大众接受三世因果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做很多的宣传工作。

第二要讲良心。良心是什么?良心就是“知恩报恩”。要报四重恩:国家恩、众生恩、父母恩、三宝恩。我们每个人都在接受这四个方面的恩赐。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四恩当中。即使我们死了,把骨头烧掉了,我们还是没有离开四恩。为什么呢?你还要占一块地方装骨灰盒!就算你把骨灰洒进了大江大河里,那也是国家的呀!所以说,我们没有一分一秒离开过国家的恩德。其它的恩德亦复如是。因此,我们要以良心来对待这四恩,要以良心来对待一切关怀过、养育过我们的人,他们都对我有恩。推而广之,一切众生都对我们有恩,我也要以良心来对待一切众生。为什么说一切众生都对我有恩呢?佛经上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一切非人类的众生,无始以来都曾经与我互为父母兄弟姊妹。所以对一切众生,不管是恩人还是仇人,我们都要存有报恩的心,一律要以良心来对待。我曾经讲过多次,良心说到极处、究竟处,要以宗教来做保证。否则,这个良心是空洞的。良心可以说是人生的根本,人性的内涵,没有良心,人性就不圆满。

第三要守道德。从社会角度来说,遵纪守法是道德;从佛教的角度来说,遵守清规戒律也是道德。我们既受四恩而活,因此,我们反过来应该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承担起各种责任和义务。这是理所当然的。承担责任和义务是守道德的最主要的表现。

第四要立志向。立志向在佛教里叫做“发愿”。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毕生的精力朝着这个方向奋斗,这是我们立世和做人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目标,有了这个人生的目标,我们的人生才不会出偏差。你所做的一切才会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由于生活目标不清楚或不正确,走上了与社会相对立的道路,他们的行为不但毁掉了自己的前程,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因此做一个好人首先意味着要有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要有一个宏大的愿力。人生的动力和价值就是由此而产生的。

第五要养识见,要培养自己的识见。识见不仅仅是知识, 它比知识更实在。识见从何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从发愿中来,从学佛中来。有些人很有能力,但是识见不够:他们的心胸不够宽阔,做事不大度,待人没有气量,小家子气。识见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省。跟自己的我执习气作斗争,识见是后天修持的结果。只要努力,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培养出一种好的识见。

第六要“充才干”,充实自己的才干。这是一个很实际的东西,属于能力方面。它需要我们在实际事务中去磨练自己。一个人没有才干,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有才干,又有识见,又肯奉献,这样的人才是圆满的人,才是堪当大任的人,才是一个能够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人。

以上我提出的这六条,不一定很全面,可以作为我们做人的一个参考,万一你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第一条你做不到,按照下面的五条去做,也同样可以称做一个好人. 但是,它不稳定,因为它没有基础。真正要做一个向善、向上的人。就一定按照这六条准则来完成我们人生的修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学佛者应具足这五种心

不舍心: 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

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

在修行当中,我们一般凡夫有三种过失。 第一种人,凡夫...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

如何生起真实不退的信心

问: 弟子对念佛法门起初特别有信心,但是随着个人阅历...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修行禅定,保持呼吸的畅通是关键

我每次讲呼吸的时候都讲到,呼吸就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有什么不同

问: 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面提到,老和尚在谈到老参用功...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

妄想的种类及其对治方法

昨天讲到,做功夫时要掌握用心的要领,使功夫做得恰到...

【佛教词典】解脱道

(术语)四道之第三。【又】佛道之总名。出离解脱之道...

【佛教词典】钵罗由他

(杂语)Parāyuta,又作波罗由他,数量名。俱舍颂疏世...

人体基因与业力信息

现代生物科学说,人的基因(DNA)决定其体型、相貌、肤...

最逍遥的人生

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

福报的陷阱--用攀缘心

我们一般人在造善的时候,内心隐藏了恶法在里面活动,...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灵环保

除了少数的人,恐怕连环保这个名词与观念,都还没有建...

圣严法师《我正在学习》

当你在做义工时,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赞美,很可能也会听...

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父母、师长、朋友...

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剃发:又作祝发、薙发、削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

知见不正,纵修得十万岁寿命,还不如不修

佛的正法难遇。我们业障重的苦恼众生,虽有善根感受这...

妙莲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百岁奇僧预知时至,选定奇人继任住持

剃度出家在年龄上有何要求?一般说来,我国当前对于出...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西元 344-413年),龟兹国人(新疆疏勒),自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