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成佛从修菩提心开始

济群法师  2015/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成佛从修菩提心开始

菩萨,乃成佛之因。我们想要成佛,必须从菩萨做起。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受了菩萨戒,就已获得菩萨身份,至少也是走在菩提路上的行者了。但扪心自问:我们可曾发起菩提心?可曾具备相应的素质?在我们现有的心行中,慈悲心所占的份额又有多少?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这些并不是关起门来想想就可以完成的。在座上观修时,想着“我要利益一切众生”,似乎并不是很难。但真正面对一切众生时,面对那些亲的、疏的,善的、恶的,形形色色的众生时,还能无分别地一视同仁吗?还能坚持不懈地继续这份发心吗?

世人遇到危难时,常常呼唤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何为大慈悲?是因为他们对一切众生能平等生起悲心,而这种悲心是尽未来际永不间断、永不退缩的。如果这种悲心是有选择的、是有阶段的,就不可能千处祈求千处应,也就不是遍及一切的大慈大悲了。

这样的慈悲,必须从修菩提心开始。首先是愿菩提心,即“我要利益众生”的愿望;其次是行菩提心,即“我要利益他人”的行为。这些话,大家听起来也许觉得没什么新意。事实上,这些道理不少人也都知道。那么,我们内心对此的认可程度又有多少?是将之作为一种拿来说说的理论,还是实际操作的指南?是将之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还是指责他人的素材?

究竟怎样发心?其标准为何?发起后如何长久保持?如是等等,都是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并付诸行动的。惟有了解,才能行之有效;惟有实践,才能加深认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四弘誓愿是智者在观察声闻教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

四十八大愿——(第36愿)勤修必成佛道

愿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

【推荐】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

让生命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一切依发心而定 懂得如何过日子极为重要。我们必需知道...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和流转

问: 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济群...

佛教如何看待知识

问: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济群法师答: 知识对人类究...

学佛后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

问: 学佛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

遇到障碍时仍不能自拔,该怎么办

问: 略知佛法义理,但遇到障碍时仍不能自拔。怎么办...

【佛教词典】四品学法经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又称四品学法、四品觉法经...

【佛教词典】无异熟法

【无异熟法】 p1061 瑜伽六十六卷六页云:若诸无漏,无...

【推荐】造佛形象能获得多大的功德?

优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体投地顶礼完佛足,右绕佛三圈,...

大安法师:贵贱贫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轻僧慢法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

汝来信,语颇恳切,然犹有轻僧慢法之习气。此之习气,...

普陀山的不可思议

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山上有前寺后寺,前寺...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中峰国师念佛文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正此心佛。 六道众生,...

不重视教理,最严重是净土宗这一块

看第二段,就讲出当初的一个错误的知见,有谬云:年少...

要生起厌离心,须作七种不净观

对于往生净土的行人来说,他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在家...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

修行人应断除淫欲

一、龙树菩萨开示修不净观: 《中观宝幔论颂》杂说品第...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问: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现象,以什么方式去判断念佛人...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