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净界法师  2021/04/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菩提心有本质上的差别跟作用上的差别,在本质上的差别就是世俗菩提心跟胜义菩提心。那么世俗菩提心是缘事相而发心,胜义菩提心是缘理性而发心。

事相发心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缘人,一个是缘法。缘人是念众生苦而发心,菩萨看到众生痛苦他发心成佛来度化众生;第二个是缘法,念圣教衰,看到佛法的势力慢慢降低了,能够宣扬正法的愈来愈少了,所以菩萨发心。一个是不忍众生苦一个是不愿圣教衰,那么这是事相的发心。

第二个是从理性从真如本性来发心: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而发心。我们刚开始是会从事相发心,但是你要把事相会归到心性,后面我们讲到菩提心的退失,会讲到如果你是缘事相发心的,不管你是什么理由——我要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但是你的法住持都是在外相,你就很容易受伤,因为相状是很容易破坏的,尤其到末法时代。

这是从事相发心的一种悲愿,但是到胜义谛的发心就是智慧的层次了。所以我们发心是两块,一个是愿力的问题,你是不是有发愿要做一件事情,第二个智慧的问题,你怎么化解你心中的障碍,面对这么多的业力的考验,菩萨有没有什么功力能够把它消化掉,最好是消化以后要转成你的一种动力,转逆缘成菩提道,这个就是胜义菩提心了。

所以,菩提心的发起有两个因缘,第一是你的愿力的问题,你是不是有承当力,你是不是有理想抱负,第二个是你的智慧水平了,所以菩提心是你的愿力跟智慧的结合,誓愿力、观照力两个结合,这个是从本质上来说。

《菩提心修学述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

历代祖先和父母,需要地藏菩萨的大愿力救度

藕益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祖师,他很长的时间都是住在九华...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理观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这是根本。 安住一...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

天台宗的基本架构

天台宗创立于陈、隋之交,兴盛于唐、宋之际,是汉传佛...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

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话,一定能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同时...

【佛教词典】便利

(杂名)大小便也。法华经授记品曰:便利不净。...

【佛教词典】震旦三圣

(名数)老子孔子颜回也。止观五曰:元古混沌,未宜出...

念佛所见之境,不可欢喜怖畏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

讣告|禅门巨匠绍云长老庄严示寂

人天眼灭,法海舟沉!当代禅门巨匠绍云长老,于壬寅年...

木碗的故事

有位老太太卧病在床,儿子每天都得送饭到房间给她吃。...

从佛经中看前世记忆消失之谜

《佛说见正经》白话译文: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

把牛奶存在牛肚里

有一位养牛的人,他养的牛,乳汁特别多,他觉得自己养...

印光大师寿康宝鉴序

【原文】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

自己救自己

有一个叫通一的比丘,禅修多年,不得要领,就去请示心...

我们哪天离开过这具骷髅

古大德常讲,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

南怀瑾老师谈睡眠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

【推荐】皈依后还能喝酒吃肉吗

问: 皈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皈依了以后,还能不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