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地藏经》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梦参老和尚  2019/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地藏经》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地藏经》每一品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生怎么样做?死怎么样做?平常时我们怎么样做?我们要经过山林或者渡河,心里有恐惧感,坐飞机怕飞机失事,开汽车又怕汽车碰撞,怎么办呢?他告诉你,你念他的圣号,念一万声圣号,一切灾难都化除了,这就是修行。你念圣号,一切灾难都化除了,这就是修行。

生的时候,他告诉你不要庆祝,要庆祝就吃素席,供养三宝,家里拜忏;请些人来了,客人都念一卷《地藏经》,或念一卷《普门品》,或念一千声圣号。不是一样的吗?这不是更好的庆祝吗?

死的时候,我们给临终人助念,也给他供养三宝,也念《地藏经》,这都是修行的方法。至于《地藏经》上所说的那些地狱名字,假使你认识因果的话,因果不昧,多作善业,你去不到那个地方的,那个地方也没有。若作恶业,你的恶业就化现出来地狱;你作善业,就化现出来天堂。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这是一种。

还有,我们听完经了,大家走了,这个经本就算了,回去往桌上一搁,下回再拿起再去听。你自己多看两遍,体会经中的道理。佛每说一句话必有一个道理,一种意义。这种庄严殊胜的法会不是说的,也不是我们摆摆龙门阵说闲话的。

像我们怎样才能利益人?像我们做这件事情得怎样才能得效果?你要用好多脑筋。所以我们应当跟客观的现实结合。

我们经常有恐怖感。“为什么恐怖? 你怕什么呢?” “怕危险。” “危险又怎么样?” “危险撞伤了,危险失掉生命。”有个我见我知,恐怖感就发生了。

这个就是《心经》上所说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你到处是挂碍。这个事情还没有做,你恐怖得不得了。投资怕赔钱,要投资时,发愿念一百部《地藏经》,发愿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你的恐怖感就没有了,可是你不去做。

我们有很多人念佛好多年了,经常有人问:师父,我们怎样修行?我说你听了那么多的经,已经告诉你怎么样修行了。《阿弥陀经》告诉你念佛,不是就是修行吗?念佛就是修行!

另外还要怎么样的修行?神通不是修行,神通是效果,那个效果不好。如果你没有根底,不会住心、不会降服心的,让你得神通,你反而会用那个神通去造罪。

地藏王菩萨也顾虑到你没有时间,就说每天念一千声地藏王菩萨圣号,一千声才好多时间?念快了十七、八分钟,念慢二十分钟多一点点。快的我也试验过,三个钟头念一万声没有问题的。假使真有信心的,真正想发财的,真正消灾免难的,真正信得极的,你一天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比你找谁去联络好得多。“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自己求佛菩萨。求菩萨,求佛,还是求自己?佛菩萨就是你自己的心。藉境明心,不是藉境迷心。我们遇到什么境界就转变了,就迷了,定不住的。

现在这个环境里头还有好多菩萨,为什么我们遇不到? 这是我们的业。怎么样消?《地藏经》告诉我们很多消业的方法,其他的我们做不了,我们就念,一天念一部《地藏经》才一个钟头,我们一天分三次念,分四次念,一次念一刻钟,我们少说一些闲话,时间是有的,哪能说没有?一天说闲话的时间,一刻钟、二十分钟都过去了,但等到念经的时候,就说没有时间,这是我们业重福轻。我说这些话可能不怎么样,但是听了确实有利益,这些事跟我们切身很有关系。

我们听经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离苦得乐。我们听了一座、两座、十座、百座,听完了,经归经,自己归我们自己,困难还是困难,痛苦还是痛苦,那就白费了是不是? 完全白费了,现在没有离苦得乐,就要等到将来,现在种这个因,将来果熟了。因为我们前面那个果太猛利,现在它压缩我们,迫使我们的善根一半不能成长,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

我劝大家诵《地藏经》,要一天诵一部《地藏经》。如果没有时间,那么一天诵一品总可以;有时经文很简短,可以诵二品。特别要在十斋日诵经。《地藏经》的修行法门很多,你照着做就可以了。诵经的时候,就是修行;念地藏圣号,就是修行。有些人念经不知道自己是在修行,有些人念佛不知道自己就是在修行,还去找别的修行法门,这就是末法的众生。

在末法中的正法,是指我们闻到法,就去做,这就是正法。对你而言,读诵受持,教化别人,法就不末,你是在行菩萨道;对于不知不觉的人而言,这是末法;听了还毁谤,这不但是末法,还是地狱种子,地狱种子种下了,那就下地狱了。

文殊菩萨在《净行品》中教导我们,一定要善用其心。用得好,罪恶可以变成智能,变成福德;用得不好,福德会变成恶业。现在《地藏经》圆满了,希望大家善用其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如何修地藏占察忏法

我们《占察经》讲完了,附带着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用占...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素食是修行顺利成就的秘方

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著设备多样与华美洁...

星云大师《求法的态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是本年度新生训练,我要向...

造佛像的缘起与功德利益

佛有二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无相,体遍虚空法...

明一法师:枯燥乏味好用功

世间的人都怕做枯燥乏味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非常...

慧律法师:创造一颗会浮起来的球

我们今天在没有讲《楞严经》的总纲以前,要讲一个很重...

迫切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同事或者其他人难免会在我们工作中造成羁绊和束缚,这...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要想得地藏菩萨加持,起码要有下至心

现在这个地球,有六十五亿人口,能够念他的名号,跟他...

这样去做,地藏菩萨就能加持成就你的大愿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就这么三...

明心见性的方法

问: 明心见性的方法。 梦参老和尚答: 明心见性方法...

【佛教词典】不狭小

【不狭小】 p0318 瑜伽九十一卷八页云:卽三摩地、善成...

【佛教词典】他界

梵语 para-loka。又作他世、他土。指此世界以外之其他...

普陀山的不可思议

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山上有前寺后寺,前寺...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

看人面相,不如看人思想

在战国时代有一个大思想家叫做荀子,他提出一个理论叫...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以三见阐明破三关

修行要在实行,不是口说就能起作用的。此事无形无相,...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

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

证严法师:善解方便

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问: 对于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