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宏海法师  2024/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问:对于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怎样对治?“皈依僧”的僧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萨还是一切出家人?有教证作依据吗?

宏海法师答:首先说“破戒僧”,前提是他有戒,然后才破戒。比如说最基本的,在我们汉传佛教,僧的外相要有素食、独身、僧装这三个要素,这是最直观的,也是主流的认识。

其次讲到破戒。如何确定他破戒?这个不能马虎。僧团里真正有人犯过失,对戒律有毁犯,会有羯磨,有处理的方法,大家共同来民主商议的。佛陀也制定了种种律法,三六九等,看情节而论。但是比丘的二百五十条戒,连沙弥都不可以知道,不可以去看。如果你是在家居士的话,那么这个问题不成立,因为你没法判断他否是破了戒。如果你确定他破了比丘戒,那你自己首先也是犯过失了,因为在家居士不可以去看比丘戒。

如果从菩萨戒的角度,就像《戒律学纲要》里面圣严法师也讲到,老说别人破戒的人,那么有可能他自己首先就是一个破戒者。

当然,假如他真的是你所谓的破戒僧,我们也要差别对待。比如说他在素食、独身、僧装上完全一条都占不着,那说明他就不是善知识,我们就不能去亲近,甚至只要远之就可以,连敬而远之都谈不上。

最后说“皈依僧”,如果说是初地以上菩萨的话,那现在你没办法去皈依了。末法时期,罗汉能遇得着吗?开悟的人你有这个福报遇到吗?几乎不可能。更不要说初地菩萨了。

我们现在去亲近善知识僧,也有一些标准可以参考,比如说善知识的“五德”,他占了几样?例如说“证德”。证德就是说圣人僧,初地菩萨或者大阿罗汉,最起码是开悟的善知识,他们具备了证德的功德——证实相,戒定慧具足,已入圣位。

另外就是“教德”,对三藏经律论的教法比较精通,或者退一步,对于现在中国佛教大乘佛法八大宗派,哪怕有一个宗派他比较了解,再有一些实践,这也算是教德了。比如说净土法门,他对三部净土的根本经典了如指掌,你在净土方面遇到的问题,他都能给你一一解答,这也算是有教德的功德。

再一个就是“悲德”,他的慈悲心。比如说他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总得占到一样。

然后就是“巧为说”,善巧说法——能够应你的根机善说法要,提携你的知见,开发你的心智。还有一个是“达实性”。

在论典里讲到,这五种德,能占到八分之一的量,就完全可以被作为善知识去亲近。不能都用初地菩萨来要求,那样估计就没有善知识可亲近了。

而且在这个时代,没有缺点的人是找不着了。诸位同修,特别是想依止善知识的三宝弟子,千万不要打这个妄想。纵然是佛菩萨来示现,他也只能示现有些毛病才能在这儿待得住,所以叫“扶惑润生”。我们只能观他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这不是敷衍话,也不是一种诱导,是真的需要这样,你才能亲近到圣人。

再退一步,我们为什么遇到这样的因缘呢?这跟自己的业力难道没有关系吗?也要生惭愧忏悔心呀,它是对等的。我们过去修的清净恭敬心的功德,皈依依止心的深度,就导致我们这一生遇到的因缘。你是遇到一个有修有证的老和尚,遇到一个善说法要的善知识,还是遇到一个忽悠人的骗子?这跟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是息息相关的呀。我们常说的共业,就这么共来的。

这是往上看,如果往下比的话,那真的可以说,末法时期,众生的福田甚至要从破戒比丘中来。经典里面说,这就是教证了,“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就只有佛才能真正地把戒持圆满清净,其他九法界的众生都是有缺点的。那你怎么办呢?

所以说:理有定,法随机;目可更,纲不改。当然我们要亲近具足戒定慧的善知识,但是也要看具体的情况。假如一个人身上有我们能够学习到的,给我们以启迪利益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去亲近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问: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有什么特色? 我现在的教法...

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许愿还愿呢

许愿和还愿,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们事佛礼佛的一种方...

三皈依的含义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

如何与慧律法师交流问题

问: 祖国大陆的佛弟子无法与上人近距离交流,修行中...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丈夫喜欢打麻将怎么办

问: 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我却是最讨厌的,所以经常...

圆因法师:为什么不要吃肉

1、戒杀吃素得福报 佛陀在楞伽经开示我们:食肉与杀同...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

你适合出家吗

佛友和我聊天,聊完后问我:师父,你看我适合出家吗?...

【推荐】临终前还的东西越多,走的时候就越轻松

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我们不要把十法界的因缘果报...

当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无明生死的根源就是当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游十方,...

【佛教词典】无想事

【无想事】 p1048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无想事云何?谓...

【佛教词典】爱着

梵语 rāga,巴利语同。爱,恩爱、亲爱;着,执着、染...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

念佛能得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现在年轻人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佛学漫画】降魔

拟心时,被拟心魔缚,非拟心时,又被非拟心魔缚,非非...

死亡不可怕,问题是来生去哪里

这个临命终的处理,一般的社会的医学者跟佛弟子的看法...

垃圾车定律

有一天,打算到机场,因时间来不及,因此,我拜托一位...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问: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大安法师答:...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

何谓「无生法忍」

这个无生法忍我们也解释一下。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也提到...

能听闻到地藏菩萨的这个因缘有多难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