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前还的东西越多,走的时候就越轻松

净界法师  2025/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前还的东西越多,走的时候就越轻松

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我们不要把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当作本来面目来主宰,这不能主宰的。我们一个人会主宰因果,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福报很大。这个观法无我,你要没有福报的人,不可能主宰,你会认命。福报大为什么会主宰呢?比方说他有福报,我想要买一套房子,欸,他念头一动就买一套房子。我要买一台车,他念头一动就买一台车。然后他在有限的范围里面得到自在力以后,他会产生错觉,就是这个人间我说了算。

其实你忽略了一点,不是你可以主宰,是因为你有善业力,你的背后有一个老板,善业一直在帮助你满足你的心愿。诸位,你福报享尽了试试看,你再主宰试试看?你连一杯水都喝不下去。所以它这个叫循业随心法法全,就是说你在主宰的时候,是因为你有善业力在支持,是善业在主宰你自己不知道,你以为你可以主宰。所以福报大的人,一定要把这一段读一读,切莫把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当作是可以主宰的本来面目。

这个诸法无我,《楞严经》讲的非常详细,大家有空去读一读。一切法为什么不能主宰?它说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这句话意思简单讲就是说,我们今生所接触的一切的人事地物,都是借来的!它用借来的这句话。跟谁借呢?跟因缘借。我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你今生出生的时候,诸位,你出生的时候怎么来?你就是一念的神识投胎,什么都没有带来。你一出生以后,哦,你跟地水火风先借来你的色身。如果你福报大,借来的色身特别的庄严;你福报差,用比较差的罪业跟因缘兑换的时候,因缘给你借来的身体就比较丑陋。

你有色身以后,再去借你的六亲眷属。你本来没有六亲眷属,因缘和合,虚妄有生。然后你再用你的善业,去向因缘借来你的六亲眷属。如果你福报大,也是美妙的六亲眷属。所以一个人长大到中年的时候,是你借东西最多的时候,你人生的巅峰时期。你借到了身体,你借到了事业,你借到了六亲眷属。

然后呢?然后就要慢慢还了。诸位,楞严经强调很清楚,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佛陀讲一个譬喻说,虚空中本来没有光明,怎么就有光明呢?跟太阳借来的。所以太阳走了以后就把光明带走了。为什么?因为你借来的嘛!说一棵树为什么树叶会摇动呢,它跟风借来的。所以风走了以后,这个树就不能摇动了。

诸位,我们今生你所接触的身体、六亲眷属、事业,各种各种的一切法都是借来的。跟谁借呢,用你的业力跟因缘借来的。那么你把这些所有的因缘法都还掉以后,就是真实了。阿难尊者问什么是真实心,什么是虚妄相?佛陀说,你把借来的东西全部还掉,你还剩下什么?剩下一念心性,跟一念心性所摄受的善根力、福德力,这是你真实的东西。就是你生生世世,你每一生的因缘都是借来的;但是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就是你一念心性,你所挟带的善根力跟福德力,那是你真实的东西。

这个诸法无我,对净土宗很重要。诸位,我们今生所有的人事因缘都是借来的,表示你走的时候,要还的干干净净。那么这样子,我们就有两种选择了,两种选择。第一个,你不想还,就是说你不会慢慢放下。等到临命终的时候,会被业力强迫带走,那你就很痛苦了。那么有智慧的人他知道,哦,这个借来的要还。我借来我的子女,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我到时候要把他还回去的。我借来我的身体,我要还回去的。这是第二种,你主动归还,心甘情愿。就是我慢慢还,我今天放下一点,明天放下一点,叫作分期付款。因为你一次付清你受不了。

我们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色身是跟四大借来的,内心跟外境借来的,眷属跟因缘借来的。净土宗它为什么晚年要收心,为什么要都摄六根?就是提醒你今生借的东西,慢慢还。我今天身体不舒服,没关系,我色身先还一点;哪一个东西我慢慢放下,又还一点;我的六亲眷属,也还一点。诸位,你在临终前还的东西越多,你走的时候就越轻松,因为你临命终被讨的东西就相对少。你什么都不还,那就等着因缘一次跟你算账,那就一次还清。

所以这个诸法无我对我们净土宗至关重要,一切法都是借来的,所以你不要把十界的果报当真。尤其是福报大的人,因为你借的东西比别人多。为什么福报大的人,你看天人他走的时候非常痛苦,因为借太多东西,他还不起了。你看天人走的时候,一定比蚂蚁痛苦。因为蚂蚁借的东西很少,它一生的活动范围就这么点。天人借的东西,你一个释提桓因三十二个宫殿,你怎么还?

所以,切莫把十界的依他作本然,就是说你这个因缘果报,福报大的人晚年你就好好慢慢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扰

诸位如果你今天是选择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实你要面...

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这里一个关键点,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简单,你有没有...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么办

问: 两个孩子特别顽皮,常常我为此生气,打他们、骂他...

明一法师的出家因缘与信心来源

信入佛教一年多了,到现在不但出家了,连戒也授了,我...

佛号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具足烦惑习染的众生,处斯五浊恶世,大多汩没尘劳,醉...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心中妄念纷飞,要用什么方法对治

问:心中妄念纷飞,应当用什么方法对治? 答:佛在《...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

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

【佛教词典】羯磨疏忏六聚法篇第九

亦名:忏六聚法篇 羯磨疏·忏六聚法篇:“忏六聚法篇第...

【佛教词典】感觉

感觉器官由于内外之刺激而产生之意识作用。相应于眼、...

恭敬得延寿

佛陀时代,有位长者的儿子年纪大约五、六岁,占相师为...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

七种人不能吃花生

没有人不认识花生的吧,也没有从来没有吃过花生的吧。...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厚道者路宽

《佛光菜根谭》说:得理而能饶人,是谓厚道,厚道则路...

释迦如来成道日 各寺院熬施腊八粥

杭州灵隐寺:腊八节施粥20万份 1月22日(农历腊月初八...

【推荐】被尘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一个杀人犯亡命逃窜了整整一年,来到小镇时,已经衣衫...

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能够如此,则普天之下的...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