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两不碍

仁炟法师  2012/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许多学佛的人把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对立起来,认为一门深入就不要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就不要一门深入,其时这是犯了一个逻辑学的错误,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也不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我理解一门深入是修行的法门问题,门者,法门是也,一门深入是修行的法门问题,广学多闻是指诵经多少的问题。

把一门深入与广学多闻对立起来互相争论实在是在那里浪费时间,根本就不是一个大概念。建议大家读一读《圆觉经》,佛在《圆觉经》中讲了二十五种修行法门,佛指示修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根器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法门修行,而不是规定每个人只能修行一个法门。

弘一大师虽主张只念佛名,但是他并不排斥经论。当有人问他:“当代弘扬净土宗者,恒谓专持一句弥陀,不须复学经律论等,如是排斥教理,偏赞持名,岂非主张太过耶?”他回答说:“上根之人,虽有终身专持一句圣号者,而决不应排斥教理。若在常人,持名之外,须于经律论等随力兼学,岂可废弃。且如灵芝疏主,虽撰义疏盛赞持名,然其自行亦复深研律藏,旁通天台法相等,其明证矣。” 这是说修习净土宗的人专念佛号之外,不可偏废经论,即持佛名念佛与学习经论是一体的。

印光大师开示:“譬如契饭,须有菜蔬佐助。亦如身体,必用衣冠庄严。何于长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门深入,而尽废余门也。一门深入尽废余门,唯打七时方可。平时若非菩萨再来,断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则生厌故也。天之生物,必须晴雨调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实际。使常雨常睛,常寒常暑。则普天之下,了无一物矣。况吾侪心如猿猴,不以种种法对治。而欲彼安于一处,不妄奔驰者,甚难甚难。”就是说,只有打佛七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平时断断不可。“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曾对执一经一法者提出忠告:”修净土者,岂能执一经而废尽三藏十二部!“又说:”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大师认为:各宗各派,相通一理,不能互相排斥,”须广博周遍,方得融贯,不至偏执。“这与佛经教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相符。所以他老人家说:我一生勤勤恳恳念佛,亦极力劝人学教。大师提倡的是《华严经》,他说:”吾人真正善知识,《华严经》是也!“又说:一切经中,以《华严》为最究竟,无可驾其上者。驾净土于《华严》之上,只显其无知。对于过分强调一经,大师有这样的批评:不通教理而拒绝诸经,是护短!

莲宗九祖蕅益大师则说:必须真解、圆解,然后将此圆解,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大师的要求是对佛法达到真解、圆解,才能称得上一个真正的念佛人。

弘一大师曾提倡,修净土者必须兼修地藏法门。又提倡:”一切初学佛人,应从《华严》入手。“是有深意在的。

关于要否深入经藏的问题,本人前几年曾经见过一个道场的规章制度,他们规定除他们规定的几部经之外,其它的都不准带入道场。我感到非常惊讶,辟如《法华经》和《华严经》是经中之王,被他们拒绝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三藏十二部的总持,被他们拒绝了。《楞严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俗话说”破魔的楞严“,也被他们拒绝了。《地藏菩萨本愿经》能让人们明白因果报应的道理,也被他们拒之门外。这样的道场的还算是佛教道场吗?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如果用一部经可以取而代之的话,释迦牟尼是不是在做无用功?何苦讲那么多的经呢?如果一部经可以代替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我们还要大藏经干什么?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太笨了?

仁炟以为佛讲的经典都是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疾病的,给人们指出了去烦恼,出六道,了生死的道路和方法。佛经是智慧的结晶,鲁迅先生曾说过:”释迦牟尼佛真是大哲,我们生活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他早就给我们解答了。释迦牟尼佛真是大哲!“我们每天早晚课都有三皈依,其中有: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读佛经可以净化我们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明白入世与出世的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

生命的原理:依报与正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生命的原理,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

圣严法师《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

如何生起真实不退的信心

问: 弟子对念佛法门起初特别有信心,但是随着个人阅历...

除虎记

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

纯素最常见的误区

我一直都是实事求是的人。谈及纯素,我也总是如实说来...

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

在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上,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邪淫的十二种危害

明朝进士冒起宗,在注解《太上感应篇》中见他色美,起...

【佛教词典】应供

梵语 arhat 或 arhant,巴利语 arahat 或 arahant。音...

【佛教词典】迎江寺

位于安徽安庆。古称永昌禅寺、古万佛寺。为我国长江沿...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

命运改造在自己手中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

知错能改的村长

有句话说「心净则土净」。一念心平静,就是心灵的清净...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起跟大...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

庐山东林寺帮扶困难寺院公告

经常住会议研究决定,本寺院拟帮助100所因疫情影响的中...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法门无量当广学

佛陀在摩竭国弘法期间,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兴建了竹林...

为什么会有蚯蚓这类含蠢蠕动的湿生众生

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

少吃肉的10个益处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

净土法门不可思议之意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 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