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拜经拜忏能使身体健康

明一法师  2012/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都摄六根打禅七》知道了拜经在打七过程中的作用;知道了拜经能实现忏悔、舒展我们的筋骨、帮助克服我们的业障、实现在坐上好好用功的目的。为什么拜经会有这么多的好处呢?这可以从科学和佛教等多方面来解释。

因为从西方心理思想的角度来解释忏悔来说,忏悔可以获得“不压抑”、“坦诚”、“开放”、“告解”、“诉苦”的功用,与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的“告解”具有相近的效果。在西方的耶教体系中,告解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心灵宽慰术”,在没有心理医生之前,它扮演了心灵解心师的功能,一位牧师、一个半透明的窗棂、一个赎恶者,就构成了一个仪式疗法。

丹麦哲学家索仁·科克德(S.Coocord)说过:“完美的爱是为了爱一个人,而使自己快乐。”他问道:“有谁是不能宽恕的?”心理学家发现,那个被普遍不能原谅的往往是自己。

临床的研究实验工作证明,人的心病回复到原点直指“憎恨自己”,觉得做错了一件事,满腹懊恼,又不承认错误的“罪恶感”。实验指出,“死不认错”与 “无法认错”的人,心里最苦,怪不得杀人者会在投案的一瞬间说:“自首真好”。因为投案自首把杀人与偿还建构成一条“抵销作用”。

忏悔的人说出了承认自己的平凡、会犯错的实情,“说出来”则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涤心作用”或“涤尘效果”。忏悔正是宽恕,使自己在忏悔之后得到心情的宽解。

忏悔与宽恕的精神,为沮丧、焦虑、疾病等麻烦找到一处心灵出口。忏悔的过程犹如心中有一桶毒药,被一杯一杯地挥发掉一般,转化成心灵的平衡。宽恕可以让人从地狱脱身而出。所以,忏悔是生活中的一剂贴心的心灵处方。拜忏、拜经释出心中久久不散的原罪,还自己一片澄澈的真空妙有,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心理治疗。

从医药的角度来说,医药很重要一个作用是转变心态。而养病的基本心态就是平静乃至能够以坦然、洒脱的情怀去面对疾病。拜经这一忏悔的方法,正式给予我们身心恢复平静、坦然和洒脱的机会。同时拜经还有让我们的身体得到运动的作用,达到消除体内垃圾的目的,是身心同时得到释放的过程。

佛法中的拜经、拜忏正是佛法修持中的一种,叫做忏悔法门。通过专注地拜佛的适当体力活动,得到心的平定与平稳,就是我们修行中所说的安心作用。而这种安心作用就是通过不断的拜经、拜忏而累积来的,这种平静的心态必然会导致身体的转化,这与科学的忏悔目的是一致的。

从三界的四禅八定来说,当你从欲界的最高定——未到地定,进入色界第一个定——初禅的时候,因为欲望而带来的困惑、烦恼、疾病的等自然消除。专注地拜忏,拜经能够让你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入三摩地,让你入禅。所以,能够给你带来身心愉悦和身体健康是最基本的事情。

所以,认真地拜经、拜忏能够使得我们身体健康,减少一些我们的身体疾病,甚至消除一些我们平时发现不了的身体问题。何况这些运动是在诸佛菩萨的关注下面进行的,必然会有另外一番不同的效果。在我们面临打七等严酷修行方式的时候,拜经这一手段就显的非常突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法前应当先修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说: 「应知善男子!」应该知道...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赵朴老的养生信

在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的书信中,有一封...

夏季吃肉不如吃豆

毛豆是膳食纤维之王。 毛豆既富含植物蛋白,钾、镁元素...

秋吃三种果最润燥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是秋燥症多发的季节,同样秋天又...

从累到病只需5步

如果你属于疲劳大军中的一员,经常感到疲乏无力、头昏...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人生最欠缺的是慈悲和智慧

我们现在生活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

如何把握我们的命运

一、什么是命运 有人说: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

太虚大师:八识规矩颂讲录

【开 题】 八识规矩颂,将八识分成四类说明:第一类是...

「圆通」的解脱境界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什么叫做...

【佛教词典】不共不定

【不共不定】 p0324 因明入正理论云:言不共者:如说声...

【佛教词典】阿竭多仙

(人名)此仙有通力,停十二年恒河之水置于耳孔之中。...

自己的一座佛堂

在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 自称是我的读者, 他说: 听说林...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

怎样改善不如意的婚姻

问: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

圣严法师:行善的人快乐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人,也就会在...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

【推荐】怎样把福报留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福报的化现。福报可以化...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让小孩能够吃亏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为自我的...

【推荐】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他就是念《阿弥陀经》念了30万遍...

运用佛法的慈悲智慧来处理婆媳关系

2017年,是我先生家族最不幸的一年。特别是他弟弟的突...

跟工作压力说再见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

为什么别人总看我「不顺眼」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