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圆通」的解脱境界

宏海法师  2015/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圆通」的解脱境界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什么叫做圆通?圆通它是一种解脱境界,圆就是圆融,通就是通达。为什么我们看到庙里面有好多时候供观音菩萨的道场里边,所有的正殿都叫做圆通宝殿呢?观音菩萨的宝殿,有时候观音菩萨又叫圆通大士,这就是以她修行的德能来给她立的称谓、名号。圆就是圆满究竟,没有缺口了,通就是通达无碍,没有障碍。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佛,大家都知道学佛就是学圆通,修行就是修圆通。我们将来证果就是证圆通,但是我们现在作为凡夫,我们既不圆又不通,有缺有漏。

为什么所障呢?你看,观音菩萨在陈述她的圆通法门就讲到说,她从声音下手,最后从能闻的闻性和所闻的声音都全部打成一片,拧作一团,进入不分别境界的时候,六根就互用了。这个圆通另外一层意思,比如说六根,菩萨可以六根互用,到了六根清静为任运,不染六尘的时候六根就可以互用,这时候他眼睛就可以听声音,不是说只有耳朵才能听声音。一根就具足了其他五根的功能,打通了,圆融无碍,就叫圆通,这是一种证的圣人境界。

那么大势至菩萨,为什么这里说《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他就是以念佛修行而得的这个圆通境界,所以我们要知道,历史上比如上个世纪,圆通的无碍,这种无染,这种解脱的这种感觉,禅定境界,像上个世纪有名的太虚法师,他那会在修禅的时候也是前半夜看经书,后半夜打坐,结果他当时在普陀山的普济寺,旁边现在叫锡麟禅院,在那个地方闭关。

那么看完经书以后他就入定了,感觉到刚刚晚上定了,半朦半醒一下,突然间早上了。普济寺钟声敲响了,由于这个钟声一敲响以后,马上他就入了一种悟境,当时形容一切如凌空影像,融为一体,不知道自己是世界,还是世界是自己,完全就是整个万事万物就融为一体,无碍,这就是悟境,我们常说的圆通。

虚云老和尚当时在高旻寺禅堂坐禅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打坐眼睛一睁,就把禅堂给吞没了,证到清静心的时候,看到禅堂外边有一个人隔壁去那儿厕所里小便,他当时还以为说自己看错了,怎么禅堂都没有障碍了,外边离着很远的人在厕所里小便,第二天跑去问问那个人是那会在小便,他才知道是出境界,打通了,我们常说的圆通。

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通,就是由于我们有烦恼障,我们所知障,这在佛法专业上其实就是我们的烦恼。妄想、无明集聚起来,我们对于一切物质的占有欲,对一切人事的支配,对一切境界,好的想得到,不好的想远离,所有的这些分别欲望,这就是我们的障碍。佛门里边叫做见思烦恼,叫做尘沙惑,叫做无明惑等等这些就是我们的障碍,最主要的从人的表现来讲,三毒烦恼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归根到底就是妄想多。我们通不了,因为现在在做梦,妄想。许多人就是一梦又一梦,每天都在做梦,不醒梦,那就通不了,梦里边就有爱的,作不了主。

所以我们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财就是说赚的越多越嫌少。色就是说我们现在看一下这个社会,有时候我们这种外在的环境,一切的世间好像都在劝修贪色法门,有时候我们也为了饱口福,勤造杀业,你看欲得富贵,很可能就要与盗相伴了,举世也找不到“诚信”两个字,整个现在人的心的道德,整个外在的环境,都好像成一个毁五戒失人身的道场。

所以我们生活一切皆是障碍,生活中处处都是给我们设障,当然我们就通不了了。没有平等心,这所以说圆通就是圆融无碍的体现,首先它能够在十法界大做示现佛事,像观音菩萨一样普门示现,再一个能将六根门头的功能互用打通,这就叫做圆通。

大势至菩萨就是由于念佛的功夫而得到这个圆通的境界,这么一个小小的篇章就叫做《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然这一讲,我们主要的内容就是大家要把念的内涵要想想清楚,这不但说对于修净土法门而言,整个佛法都是为这个来作注解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做慈善并非是佛教的正务

当代有一种观点,认为佛教要主张做慈善,还说做慈善事...

佛陀所说的孝道

世人所认为的孝,都以物质为主,以为在日常活中能供给...

【推荐】投足震动魔宫殿的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音译摩诃那钵,又名得大势、大精进、无边光...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沉静

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沉静,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

学佛的目的,在于解脱、自在。而不少人,学佛之后,处...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

强软魔头来考验

修行关键的时候,得大受用的时候,往往是要强烈的外境...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儿子得了中度抑郁症,如何才能使他走出困境

问: 弟子的儿子得了中度抑郁症,我忏悔、做善事,天天...

念佛三昧的12种功德利益

念佛三昧功德广大无边,具说如净土诸经中所示,实在都...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净界法师:念阿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智者大师说: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什么...

【佛教词典】识使

(杂语)色欲驰使人,故名为使。普贤观经曰:色使所使...

【佛教词典】堙罗那

(植物)Airāva?a,又作伊罗钵多罗,伊罗钵那,伊罗婆...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广钦老和尚《出三界比出国留学好》

午后,有信众徐某两姐妹来皈依,顶礼师父后,老和尚在...

佛教如何解释各种梦境

我们做了各种梦以后,心里就会牵肠挂肚,想要找人来解...

生存没有绝境,只看你肯不肯

大海边,一家渔民陷入了绝境之中。严冬来了,海风掀翻...

苦瓜变甜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

许止净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许止净(1876 1938),本名业笏,字子晋,号止净,止净...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

【原文】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

虚云老和尚的净土思想

虚云和尚(1840-1959)是近代禅宗泰斗、佛教领袖。当...

文珠法师《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各位法师、居士、听众,今晚本人...

受持少法就能获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门

昔时,佛在海龙王宫,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众多大菩...

心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最近在武汉的月湖畔看到了这个知音的故事,第一次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