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净界法师  2020/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作为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他的智慧看到什么呢?看到一切法常,就是心性;他又能够知道无性,又看到缘起。佛陀同时看到一切法的妙之心性,又看到染净的因缘所生法。

那么,他提出一个概念,叫作“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心性它是不生灭的,但是本具的心性要靠因缘来激发它。所以理观一定要事修来激发它。诸位!学《法华经》他能够不执著因缘,但是他又能够勇敢地面对因缘。

《法华经》面对事情是三个态度:

第一个,发自内心。他所有因缘都是先拉到心性,先发自内心。

第二个,借助因缘。他要假借因缘来修。

第三个,超越因缘。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灭恶生善的过程中,有一生因为罪业的因缘堕落到火车地狱。这个地狱就是有两个人去同时拉一个火车,一个火烧的车,很热又很重。释迦牟尼佛当时比较强壮,另外一个跟他拉车的人比较羸弱,就拉不动,拉一天也拉不动。有个牛头狱卒, 长得像牛头的狱卒,看到那个人拉车拉不动,就拿铁棒打这个人,打得他整个皮肤都流血了。他就哀嚎啊。

释迦牟尼佛就把他扶起来,劝牛头说:你别打他,他身体羸弱,他又不是故意的,让他慢慢拉呗。牛头一想,你多管闲事!就过去把释迦牟尼佛的头打破了,结果释迦牟尼佛就死掉了。他本来在这个火车地狱要待多久呢?要待一百劫的时间。因为一念的慈悲心发动,所以他这个地狱的罪就灭掉了,就生到忉利天去了。这个是《大方便佛报恩经》里面讲到的一个公案。

现在我们要问一个问题。称性起修,如果你今天不走心性这条路,你是从因缘所生法发的菩提心,这个菩提心从因缘所生法,观众生苦,你是向外攀缘。

诸位!如果你的菩提心不是称性而起的,不是超越因缘,你看到了这个旁边的人值得怜悯,你也一定看到另外一个牛头狱卒拿着刀子,对不对?你觉得你会多管闲事吗?我看你未必会。

所以,菩提心有两种。凡是因缘所生的菩提心,它是脆弱的。所以佛陀说,有的菩提心是脆弱的,容易退转。就像蕅益大师说的,你一开始护持三宝是因为看到三宝庄严;你哪一天看到佛法僧三宝其中哪一个不庄严了,你就不护持三宝了。你的菩提心的一开始:“你是怎么来的?”很重要。你这个法是怎么来的,会影响它的结果。所以你学佛,你为什么要学佛?我看到出家众很庄严!你要哪一天看到出家众不庄严,你怎么办?

诸位!凡是从因缘所生法得来的东西都是很脆弱的。今天释迦牟尼佛他堕落到地狱,他为什么有这个善根?看到狱卒明明拿着这个刀杖,他都能够仗义直言?我们合理地推论,他过去学过《法华经》,他的善根是超越因缘,就是我做我该做的事情。你只有超越因缘,才能够转变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你所听闻的佛法没有一句是白费的

《贤愚经》中讲到佛在世之时,有一个大富长者,叫须达...

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

你看我们现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没...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客来客往,自心不动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

珍惜福报,得无尽因缘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一天黄昏里,他们走在河...

祸福由因,改变在缘

我们从我们内心的相状,看到过去的因,也看到你现在面...

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内心」

楞严经把生命分成二个根本: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就...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为何法供养功德最大

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答:...

偏激式的修行没办法持久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

放下修行中的虚容

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放下...

法华会上这五千人为什么离席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

【佛教词典】高显处

梵语 stūpa 之意译。音译作窣堵波。又作塔、冢、归宗...

【佛教词典】中着衣

梵语 antarvāsa。音译作安陀会、安多卫、安呾婆娑。又...

何谓无所住

问: 何谓无所住? 慧律法师答: 无所住就是不能执着...

忏除业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们就看到连普贤菩萨所示现的这个大菩萨,都是对自己...

以佛治心,以法养生──佛教的养生之道

据香港东网本月27日报导,体重曾经高达1230磅(约合55...

最美的孩子

有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沿着清净鉴人、纤尘不染...

高声呼喊观音菩萨,两度逃过轰炸

我家三代人都信奉观音大士,称念名号而免灾难的事情不...

圣严法师: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的变化

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

印光大师归心净土的因缘

身为苦本 印光大师在出生六个月的时候,就有眼睛的毛病...

如何预防「坐」出来的六种病

一、颈椎病 原因: 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

正释四念处

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