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人与结缘

2013/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容人与结缘

每个人由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养以及成长的生活环境不同,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他们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别人,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人往往加以苛求和责难。长此以往,许多本来与他相处融洽的人,便会渐渐离他而去,最后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自己。其实,人应当养成容人的雅量,这样,我们才会结下人缘,从而与人和睦相处。

《菜根谭》云:“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块堆满了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是能生长许多植物的好土壤;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往往不会有任何鱼虾的繁殖。所以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应该有接纳庸俗的气度和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状态。

世间俗语也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水太清,鱼类反而无法生存,人过于看重别人的优缺点,就会交不到或者失去朋友。可见,一个人如果太孤芳自赏不但交不到朋友,就连任何事业也很难有所成就,因为他已经陷于孤立无援状态。一个人要想创造一番事业,也必须要有恢宏的气度,俗话说“宰相肚里能行船”,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能容天下的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这样才能够广结人缘。所以,凡是一个能创造大事业的人一定有容人的肚量。

为了说明人应当具有容人的雅量,《菜根谭》中又云:“用人不宜刻,刻者思效者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领导人,在用人的时候,应当对人宽厚而不刻薄。因为,如果你待人刻薄,即使想为你效力的人,也因受不了你的苛刻而设法离开你。

我们在看待别人时,不能以自己已有的成见来要求别人,而应该多看别人的长处,少盯别人的短处,莫去苛求与责难,学会理解与宽容。当我们宽容了别人,会使别人对我们生起感恩之心,从而能够更加尊重我们,与我们结下善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而且好人和坏人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相互转化,好人也可能变坏人,坏人也可能变好人。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因此,好坏之间并不是绝对的,绝不能因一时一事而对某个人做出盖棺定论。有一位古人这样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胃开豁,眉目清扬,正如品味橄榄,当下不无酸涩,然回味时满口清凉”,实际上容忍小人有时确实难以做到。不过,假如我们能有“倒吃甘蔗,渐入佳境”的人生态度,自然就会有“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胸襟。

作为佛教信徒,我们不但要学会宽容自己看不惯的人,而且还应当学会宽容伤害过我们的人。因为,学会宽容他人是我们必备的基本功。

当我们进入佛寺天王殿时,都会看到大肚弥勒菩萨袒胸露腹,笑呵呵地欢迎我们。弥勒菩萨就是忍辱宽容的典范。他告诉我们,对待别人的侮辱,应该采取忍辱宽容的态度来对治。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如果你对那些是非之人的中伤行为不予理睬,并且宽容他们的过错,日久天长,会使他们的良心发现,从而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追悔莫及。在良知的驱使下,他们会主动向你忏悔道歉,请求你的宽容。他们也会因此而宽容别人。这样,你就减少了与人结冤的时机,而多了一份与人结缘的机遇。

虽说“出污泥而不染”才是君子之所为,但是独善其身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能够办得到。其实,世间并无绝对的真理,而且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事,只有具有清浊并容的雅量,才会有仁爱友好的人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像供奉佛法一样地供奉仇人

(寂天菩萨著 达瓦次仁译) 假如你的仇人遇到了倒霉的...

一只破水桶的启示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选择益友的重要

有一次,许伟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途中经过一间卖...

【推荐】争吵是灭亡之源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投...

菩萨遇到怨家该怎么做

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 什么叫现前难行...

沟通和态度必不可缺

一位还不到退休年纪的资深医生,因为医术非常高明,吸...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

职业的正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幸福安康

生活在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职业。人们...

念佛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的圆顿法门

【原文】: 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

【佛教词典】怀感

(人名)唐千福寺怀感,依善导决往生之业,练修三年,...

【佛教词典】见所断

三所断之一,即于见道时所断的八十八使见惑。...

积极人生莫后悔

佛教经常让我们讲身心无忧,身无忧,心无忧。那我们就...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

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昙鸾大师,是魏朝时代雁门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上五...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

杀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告诉诸比丘们...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

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

问: 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 慧律法师答: 要...

天台止观二十五前方便

天台宗将止观(定慧)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

天意与人为

简单的区分: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 前...

【推荐】「无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处

昨夜梦中,任是富贵荣华、悲欣忧苦;清晨醒来,如幻如...

【推荐】星云大师《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我常在想:一个出家人,如...

「远离颠倒梦想」中的四种颠倒

若如大火能烧尽一切执著,不仅对有为法不应起执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