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观察念佛有没有进步

智谕法师  2013/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样观察念佛有没有进步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机好而又真诚心念佛的人,应该有一点点进步了。不过,学佛不应求速成,一定要慢慢修习。

我今天告诉大家,应该怎样观察自己念佛有没有进步。念佛有了进步,并不在于见神见鬼,或者有什么感应,有什么特技。不在那里,而是在心清净不清净。经上讲,佛门中唯在修心,没有别的事情。所以应观察自己:第一个,烦恼轻不轻?如果烦恼减轻了,那是进步了;第二个,我见轻不轻?如果我见减轻了,那是念佛有进步了;第三个,是非心轻不轻?如果是非心轻了,那念佛有进步了。

一般人总是只见他人是非,不见自己过错。这不是学佛人应有的行径。要知道,这个心假使不除去,将来以心现境,境界现前的时候,就不会是好境界。你不可看别人都不如你意。什么人最不如你意呢?牛头马脸最不如你意。你若有此心,就会现这个境。这是很可怕的,大家要警戒。

希望大家心里要现阿弥陀佛。所见的就是阿弥陀佛。

要知道,三界如空华,唯是一心造。可怕的不是地狱,不是饿鬼,不是畜生;可怕的是自己的心。假使不怕自己的心,反而怕外面所现的那个地狱、饿鬼、畜生,那这个人是最愚痴的人。因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就是自己的心。假使不从自己心上去修,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有呢?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自己的真心啊!

因此,大家应经常观察自己。念佛是否有进步,只要看看自己是否把这一切看得轻,看得淡了。若是是非心、计较心还很重,那是没有进步。干脆地说一句,那往生可能希望很少;相反,堕落倒是有希望的。因此,大家千万不要计较人我是非,因为这是往生的大障碍。平时要观察,就观察自己的过错,自己作的事对不对?自己有过、有非没有?对于他人有不是的地方,要起怜悯心,宽恕心,并以他作为镜子,照照自己,警戒自己,不要犯象他那样的过错。这才是修道之心。

你要是见神啊,见鬼啊,起感应啊,有特殊的功能啊,以为这是有进步,那就错了,因为那不过是唯心所造。什么心造的呢?贪心、愚痴心造成那个境界。真正好境界,清清净净,没有一切人我是非。

奉劝各位打过佛七,回家以后,也继续这么用功。念佛要念得那个是非心轻轻淡淡,不可过于重名利,不可过于重人我是非。假使有事和别人接触的时候,总要存让他三分的想法,这是往生之路;假如存着胜他三分的想法,那是生死之路。希望大家千万记住,念佛用功夫,就应用到这个地方来。

有人说:“别人强,我弱,我绝对不干,我一定要胜过别人。”争强斗胜,这个对你没好处;因为有了这种心,一定会现这种境。所以奉劝各位一定要看任何人都是阿弥陀佛,看任何人都是观世音菩萨;将来命终以后,这个心一定现阿弥陀佛,现观世音菩萨。千万不可看任何人都不顺眼,看任何事都不如意;如果这样,命终以后也会出现不顺眼的人,出现不如意的事的。本来没有地狱,地狱都是心现的,所以平时不可和人家争强斗胜。“莫道我弱他人强,再让一步有何妨?只见荒塚埋枯骨,不见坟头有帝王。”

或者有人说:“你这个说法,太懦弱了,太消极了。”不是的。相反地,这是世间第一强人。怎么知道呢?“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岂不是世间第一强人吗?

希望大家时时刻刻观察自己念佛是否有进步,进步的时候,烦恼轻,我见轻,是非轻;不关乎那些感应不感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问: 请问法师,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大...

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佛念到清净心才能...

念佛人很少往生的原因

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听到...

单提一声佛号

大家来打佛七,事先一定有所准备。七天之中,一切放下...

打佛七的由来及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推荐】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持名念佛稳当在什么地方呢

问: 持名念佛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至稳当,修其它的念佛...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

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极...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

现前这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佛教词典】色有五种

【色有五种】 p0569   瑜伽六十四卷十六页云:色有五...

【佛教词典】病苦

梵语 vyādhi-duhkha,巴利语 vyādhi-dukkha。四苦之...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老比丘证四果

佛法宽广,济度无涯;至心求道,无不获果,乃至戏笑,...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

自心念自性佛

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担,自己念了,阿弥陀佛佛性...

为何修慧比修福更重要

我们常常说要福慧双修,修福也要修慧、修慧也要修福。...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

学佛转不了业力是什么原因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

【推荐】与这件事相比,其他都只是「鸡毛蒜皮」

拿破仑在一场战斗中与部下失散,生命遭遇危险之际,一...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

佛教的二十四诸天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

潇洒人生,坦然面对死亡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一切宗教、哲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