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文殊菩萨给你的智慧和吉祥

如瑞法师  2013/05/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文殊菩萨给你的智慧和吉祥

文殊师利菩萨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们在世间都希望我的善愿能满,希望这样好、那样好,就是吉祥。但是要想吉祥幸福,首先要有智慧。

佛法的智慧有什么用呢?就是帮助我们来解决烦恼的问题。如果烦恼不解决,是不是就会痛苦?痛苦有很多很多种,但归纳起来,不出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受别离苦,怨憎会若,五蕴炽盛苦。再归纳,则为身苦和心苦。

生、老、病、死这四苦,是身苦。生的苦我们不说了,老了苦不苦啊?生病苦不苦啊?死的时候苦不苦啊?学了佛法有智慧怎么样来解决这个身苦呢?我们这一生,活一百年,哪怕活二百年,最终总是要死的。人一定是会死的,是不是?如果不学佛就不知道人死了以后还会有来生,只要我们起过念头就会延续下一个生命出现。

如果我们知道了死只是一个现象,我们的生命体是不会死的,你慢慢就会去学会面对死亡,把它变成一种快乐的。我们念佛念得好,就能自知时至:我哪天就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你们想想,我们这个世界和极乐世界相比,阿弥陀佛那里可没这么多的苦,没有天灾人祸,没有一切的痛苦,我们肯定很想去极乐世界,那我还贪恋这个世界干嘛?所以当你真正地看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接你的时候,就不会贪著这个世界。那时就可以很洒脱地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接我来了,你们好好地努力吧!我走了!就把死亡变成一种快乐了!

人不可能不生病,如果生病了没有佛法的智慧,我们就会害怕。一听说得了什么什么病了,就象有些人就是被所谓的癌症吓死的。但是如果我们学佛有智慧,我们好好地面对它:人家为什么不生病,我生病呢?为什么人家不得这样的怪病?我得这样的怪病呢?因为和你的过去生所造的业有关系。生病,就知道是因为杀生害命多了,才会导致短命、生病。

从因果上来了解,我们现在每个人所受的果报不同,不是谁给你的,而是我们过去生中自己所造作的,今生来受这个报。所以世界上什么最公平?因果最公平,自作自受最公平。你自己以前所作的自己现在来承受,难道不公平吗?只是你不懂而已。如是因如是果,是各有前因的。

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所以佛法的智慧,就是告诉我们,你要想改变自己,想要得到如意的果报,就必须在因地好好的努力。如果我们过去生中已经造了不好的因,今生碰到不好的果报,就要勇敢的去面对它、看破它、积极地去迎接它。没关系,生病,我好好地念佛。两个结果,一种病好了;一种阿弥陀佛把我接走了。你怕什么?如果你害怕死也得死的,不如换个心态,好好地去面对,当心念转的时候,病也能被我们转化。

了解这些以后,不就解决我们的身苦了?我们有智慧,看破了,就会放下了,就能够得到快乐。

后面的四种苦是心苦,心苦虽然不是身苦,但是给我们的心灵上造成痛苦。

像爱别离苦,我爱的人离开我,走得远远的了,或者比我先死了,你看苦不苦?你怎么样去了解它?面对它?其实你不是为他活,如果他不爱你了,好好的祝福他,不要去贪著他,不贪著他,放下他,不就不苦了?心里不就解放了?

怨憎会若,你恨的人每天在你面前晃来晃去,你很讨厌他。你恨他、他恨你,你打他,他打你,到最后结果是不是很糟糕?

如果你转个心念:今生没有对不起他的,但他老跟我作对,骂我、谤我种种的,不管他怎么样,我都给予祝福。观世音菩萨加被我,让我用慈悲心去感化你,希望跟你解怨释结,希望你不要再嗔恨我。每天祝福他。当我们祝福他一次的时候,是不是就打开了我们的心量,我们的心里就喜悦一次?但如果你每天想:我恨死他了!恨死他了!

你恨他一次,是不是就增加自己的一次仇恨呀?所以很多的病,一个是来自于我们不注意身体劳累等等造成的;一种就是不知道心灵的健康,经常给自己制造一些精神的压力,制造垃圾,心里承受那些不该承受的东西。如果我们懂得这些的话,即使是恶人,我们也不去仇恨他,而且只是来忏悔我们自己,给他祝福,慢慢的从无形当中就一点一点的化解了,也是在增进我们自己的智慧和福报。

否则他骂你一句,你骂他一句,好了,他骂了你了,你还了他了。佛说:如果他骂你,你不接纳,你不理他,他自己还得带回去。就像他给你送个礼品一样,你不要!他还得背回去。所以骂人还是骂自己。

学佛的人有智慧,要学会天天发好愿,天天去祝福别人,给别人说句好话,首先喜悦了自己。这样的话,在生活当中有什么能把你打倒?爱你的人,你也能放下,恨你的人,你也能放下。

还有求不得苦,我们修行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我们有一个宝贝,不贪是宝贝,自有不贪身内宝!你说这个好,那个好,我一个也不贪就是我的宝贝。再想想人拥有那么多,睁眼是你的,闭眼是谁的呀?所以只要吃好、穿好,额外的就不必要去贪了。贪得越多,你的累赘越大,今天的宝贝就成了明天的累赘,所以没必要。一个人要想活得轻松愉快,就是自己有一个不贪的宝贝。你再住高楼大厦,我不羡慕。你吃什么,我不羡慕。我们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很快乐。

用佛法来搞好我们的家庭,用佛法来调整好我们的心情,这好、那好都不如我们的心情好。如果心情好,你看一切都好,如果你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好。所以就要学会好好的对待自己,也要学会好好的对待别人,这就是文殊菩萨给我们的智慧。有了这种智慧,我们就不愁得不到吉祥了。

愿文殊菩萨给大家带来智慧和吉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得到吉祥的方法

今天是盂兰盆法会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们陆陆续续的...

等待我们明天的是什么

我曾经在南山寺,见到过一个坐轮椅的人,他是因为车祸...

【推荐】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放掉妄想,才有办法对治它

为什么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但是他很快能够突破?为什么...

水中的金影

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

聪明女人有「三气」

聪明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

水的智慧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第一个,我们 先修空观...

【佛教词典】九师相承

南北朝时代有定九师相承禅法次第之说。据止观辅行搜要...

【佛教词典】润业

(术语)以俱生起之烦恼,润溉已造之业,使生苦果也。...

诚实是做人处事的根本

做人要诚实,诚实代表一个人的人格、信用,所谓人无信...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么?不是心脏,也不是肝肾,...

伸出援助之手,你也会得到尊重

强求是世人的一种贪心,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

解脱名利束缚,唤起心中阳光

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

本焕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启迪

本人于1937年由扬州高旻寺出发,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

彰显佛的果德

我们今天讲这个缘起门里边的第三个因缘,叫做显现他的...

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

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瘾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很迷恋手机,时常拿爸爸...

祗树给孤独园

祇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行脚弘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场,它...

忏悔应具足十心

我们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提要 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

敦伦尽分的人生

【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