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慈悲心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

2014/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慈悲心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

要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湖闹水怪,经常兴风作浪,危害庄稼。就有人要去降伏他,有几个会持咒的出家人去,但第二天都死了。后来来了修行人,就会念普门品和金刚经。他就去了,晚上水怪就出现了,青面獠牙的。这个修行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吃人。水怪说,没有的,他们想用咒术,用嗔恨心来降伏我。但一看到我长的这么可怕,他们是被吓死的。修行人说,你还是不要出来危害人。好好皈依三宝。从那以后,鄱阳湖就平安无事了。

我们对冤亲债主的态度,一定要慈悲。很多人生病,是冤亲债主来讨债,这时一定要慈悲他们。不要抱着“把它们赶走,超度走。”很多人对超度的意思,是赶走的意思,或者把债务还给你,不要来伤害我。因为害怕,才去超度。这个想法里面,缺少一种慈悲心。

我认识一个女的,堕胎后,她知道业障来时,都会忏悔,跟他们说对不起,用心来跟他们沟通。她念经少,但因为她内心慈悲故,所以说受到的伤害比较小。慈悲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所有的佛经,圣人的语言,都让我们慈悲一切众生。如果念经久了,这个慈悲心没有培养起来,就想着用经文超度,很难。佛经是佛自性的流露,那流露出来的是什么?是慈悲,慈悲一切众生。慈悲是修行念经的目的,是结果,也是功德。我们念经,是为了得到慈悲,用慈悲才能感化别人。

什么叫做超度?超度就是感化,冤亲债主就是过去有恶缘,恶缘是怎么来的。惹祸多因狠心肠。就是因为心肠太硬了,没有慈悲,恶缘就产生了。要化解他们,要培养慈悲心。

虽然我们都知道慈悲很好,但要发起慈悲心,真不容易。业障会障碍住自己。那教授大家一种方式,每天无论如何,都要念观音菩萨圣号,或者念普门品。这就是护住慈悲的一种方式。法华经说,“金银琉璃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帆,漂堕罗刹鬼国。”七宝是什么,是我们对众生的慈悲,对佛的信心,这就是七宝。有慈悲也是一大宝,但一遇到境界,就好比黑风吹跑慈悲,要赶紧念观音菩萨,把慈悲找回来。

慈悲没有敌人,多念观音菩萨,自己慈悲了,也感化别人慈悲,恶道众生跟着慈悲,那什么冤亲债主都能化解了。冤亲债主的产生,是狠心肠。大家多念普门品,这样会感召到慈悲善良的人来感化自己。这是我的经验。我从不善良到有一些善良,都是赖普门品和观音菩萨加持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

付出善良总会有回报的

每当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那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趣味...

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问: 请问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从...

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该怎么解决

问: 为什么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越精进越难受,而且近...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山道上的小虫

清晨登山的时候,在山道阶梯上,看见一只被人踩扁而黏...

把地藏圣号念好了,这些法就都会了

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

拜《药师忏》可以替代别人忏悔

在《《药师忏》法特点四》的日记中讲了《药师忏》第四...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

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

问: 顶礼法师,请问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弟子...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

【佛教词典】转蕴成身

三藏法数引请观音经疏云:转五蕴成五分法身。蕴,即积...

【佛教词典】现在言依

【现在言依】 p0953 集异门论三巻十五页云:现在言依者...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不买点供品,佛菩萨就不加持你了吗

诸佛菩萨加持力,那得你自己发心,还有你得求他。有人...

就这个回向心,这功德就大了

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

清朝陆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陆岫梅,六品官吴昌濂的妻子,江苏苏州人。一生乐...

如果,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普贤菩萨警众偈》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

圣严法师《无常》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教诲,可用来调整、调适自己的心。需...

白露节气的养生方

白露适合于养肾,古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

弥勒菩萨的事迹

弥勒,全译梅达丽(maitreya),又译为慈。弥勒是姓,名...

以水譬喻七种人

昔日,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佛告诉比丘...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佛眼看战争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