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  2014/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答: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子欠父债。当然,这种业缘有善也有恶,如果是吃斋修善而修来的,那就是善缘,也就是佛法上讲的“菩萨眷属”;如果是欠债不还者,那就是业债,也就是“冤家”。

虽然,佛教也主张后天的教育,教导人们要父慈子孝,父母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子女要尽到做子女的孝敬。但佛教也强调因果、业缘,认为今生成为父子,根本原因是前生的“业缘”所感。如果是子欠父债,那就是考顺子女;如果是父欠子债,那就是五逆之子。只有菩萨眷属,才是父慈子孝。可世间父慈子孝者,必定是少数。所以,从佛教立场而言,世间父母与子女是业缘而成。

当然,从佛教教人为善的理念而言,无论前生是何缘,做父母的一定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教育子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导子女成为一个对社会、家庭、自己负责任的人,教导子女为人处事的正确理念;做子女的也要知道报父母养育之恩,报国家、众生的生存之恩。所以做子女的不仅要孝养父母,而且要报效祖国,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理想、有愿望的优秀人才。

就今天的社会教育而言,人们的素质教育和子女的道德教育最为重要,佛教的因果理伦理观,就是一种社会思想品德教育,如果大家能对佛教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好的运用佛教教育,我想佛教的这种因果伦理观,就能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教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理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问: 请问法师,蕅祖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里...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

如何使无法生育的人能得子

世间上无法生育子女之人,常服壮阳之药。而且常行房事...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问: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 你首...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

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地藏经》教我们回向的方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

【佛教词典】克圣

(术语)又作克证。必获圣果也。归敬仪曰:在凡不学,...

【佛教词典】根本无明

梵语 mūlāvidyā。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

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达本问: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菩萨曰:汝一...

最为真实的幸福

一个富翁看到一个躺在广场上的乞丐,一时起了恻隐之心...

心里的坟土早干了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老子和庄子是放旷逍遥哲学家...

贪心之害

过去有一个少年妇女,因家庭的富有,吃喝玩乐,随她自...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

面对妄想有两个方法

《楞严经》告诉我们怎么修不生灭心,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

星云大师《为老人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感谢您降诞到人间,您明白地告诉我...

要增加修养,先要从改做起

一个人要增加修养,先要从改做起,从受做起,从自我要...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

番茄,名符其实的长寿果

番茄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长寿果。番茄之所以能够获得...

自己挠痒自己笑

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