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治所有烦恼习气的法宝——楞严神咒

净界法师  2014/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治所有烦恼习气的法宝——楞严神咒

习深尚证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

举诵咒实例:

姑且来说好了:你阿难跟摩登伽女有多生多劫恩爱的因缘,这种因缘就产生很多恩爱的种子在你的阿赖耶识当中,而这种种子的熏习不是一生、也不是一劫,是多生多劫的因缘。
在批注上有古德说,阿难尊者跟摩登伽女他们曾经做过五百世的夫妻。在这种生生世世的恩爱当中,已经熏习一种很重很重的贪爱种子。

我们姑且以摩登伽女来说:摩登伽女在贪爱烦恼现行当下,她听到文殊菩萨宣说神咒,当下爱心永脱。咒语进入到摩登伽女的阿赖耶识,就把她爱心的烦恼给调伏了,乃至于摩登伽女回到楞严会上,听佛说法证阿罗汉果。

佛陀解释这个道理说:

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宿证无学。

摩登伽女她尚且身为一个淫女,她今生烦恼的现行是特别的粗重,而且她没有真正地发心要修行,她等于是想去贪染阿难尊者,结果文殊菩萨突然间持咒,就破坏了她的烦恼,把她带回来,结果证得阿罗汉果。所以,她根本就没有真正发心要修行,在这种情况之下,烦恼粗重又没有真正地发心的情况之下,都能够仰仗咒语的加持,使令她能够爱心永脱,乃至于使令她成就阿罗汉果,所谓的速证无学。

这可以说是举出一个最差最差的例子,身为一个淫女,生活很放逸又没有想要修行,都能够今生成就阿罗汉果。当然,这是仰仗佛力的加被。

况显发心

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难险?

何况汝等在会的声闻,而且你们都已经回小向大,求最上乘的法门,而且也真实地发菩提心决定要成佛。声闻人烦恼是淡薄的,而且你又真正地发心,如果你能够在这种情况之下再来持咒,譬如灰尘扬于顺风(灰尘本来就很轻飘,风一吹就当下消失了),有什么艰难困苦之处呢?

蕅益大师在这一段他说:其实楞严神咒它所对治的,不是只有贪爱的烦恼,包括瞋心、高慢心、忌妒心……所有的烦恼习气,都可以对治。

为什么专指贪爱呢?因为娑婆世界最重的就是贪爱!贪爱尚且能够对治,何况其它的烦恼呢?

这是以重来比况轻。楞严经后面会讲到,它是从整个攀缘心的六根门头那个攀缘直接破坏,它是把烦恼的根本破坏,所以它等于是有调伏烦恼习气的作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消灾延寿,相貌圆满,辩才无碍……这尊佛都能满愿

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是药师佛圣诞日,关于药师佛的大愿及...

求地藏菩萨满愿的方法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

戒杀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

耐烦有什么好处

学学问,要耐烦一点。 耐烦有什么好处?将来修定有办法...

心生还是病生时

凡病有无形、有形两种。无形之病,贪、嗔、痴、爱,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你有佛缘吗

一、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

佛陀的眼睛为什么往下垂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性,但人们对于福的认识和态度,却...

不为明日而忧

刚才来了位信徒。 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

修忏悔应该兼具事理并行

我们讲到忏悔的种类有两种:一个是事忏,一个是理忏。...

【佛教词典】张大帝

禅家所奉祀,护佑土地、伽蓝之神;属从有掌簿判官、感...

【佛教词典】小烦恼地法

【小烦恼地法】 p0235 俱舍论四卷七页云:小烦恼法地,...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

俱絺罗尊者问生死

学佛,就是要学得可以清楚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今生得遇念佛法门是最大的幸运

众生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他面临很多行法,所谓八万四千...

布施

一个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

千两黄金的福报

有一个青年,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

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

饮食无度者得饥渴咽病的现世报

地藏经上有一句话,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就是说...

唯识中的「异熟能变」

那么在第八意识的左边,有一个【一变、二变、三变】。...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