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净界法师  2014/07/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的烦恼习气现前,面对瞋恨心你不能去对立,你不能跟他站在对立面。就是说你不能把他当假想敌,其实他呢跟你是一条线的,因为他想离苦得乐,你也想离苦得乐,如此而已。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角度,他想离苦得乐,对不对,是吧?我们以前是个生死凡夫,我们如果站在他的角度,我们也会产生相同的反应,所以我们没有比他好多少。

你必须找到同理心,首先你先不要管他行为做了什么,先把他的行为先放下,先看他的心态,其实他的心态跟你的心态是一模一样,你以前也是想要离苦得乐嘛!难道不是吗?对不对?我们在没有修菩提心、我们没有放下苦乐之前,我们也是诉求,也是想离苦得乐。

就是说先不要管他说了什么,先不要管他做了什么,先考虑他为什么这个心态,他是用什么心态做的。其实他只是想保护自己嘛,那我们也是一样啊。我们也曾经是这样做,我们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偶尔会牺牲别人,对不对?难道我们以前不是这样吗?

所以我们就找到同理心嘛,就是说他是一个生死凡夫,他有这个心态,我也有这个心态,所以自他平等,我们没有比他高明多少。先不要管他行为,因为他的行为,只是一个他发泄的管道而已,关键他的心态是想离苦得乐。也就是说他并不是想伤害你,他只是想要保护自已,先把我相人相的对立拿掉,跟他找到一个共同的立足点。

其实他的立足点,我们也曾经想要离苦得乐,所以追求安乐此心同,是吧?所以你不能放纵第六意识,因为第六意识它一打妄想,那就没完没了。第六意识它可能打妄想了啊,你要是让它分别这件事:他讲过什么事情、他说了什么话,那就糟了。你要让第六意识的名言停下来,就必须要做正确的思考。你要让第六意识打妄想,那就不得了,那就问题就严重了!到时候又刺激第七意识出来执着,那就完了,那就无解了。

第六意识很重要啊!诸位,你不能等到第七意识执着了,再来处理事情,所以第六意识关键,我们即将面对很多很多的顺逆的因缘,你怎么解读人生是关键。我们不能选择人生,人生你没有选择权,你今天会遇到什么人做你的眷属,你会碰到什么事情,那对不起,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人生你没有选择权,但是你有解读权,怎么解读你说了算,因为第六意识是自由自在的,你如果能够正确的解读人生,你今生可以把很多的障碍闪过去。就看你的第六意识在安立名言的时候,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安立它,你怎么去解读这件事情。好,你是不是有问题?你请说。所以第六意识是关键,善用第六意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

烦恼也会开花的

院子里水泥花砖的缝隙里长着杂草,使院子显得有些荒凉...

他这念头一动,你折了好大的福

打禅七,就是来用功办道的。用功办道是要吃苦头的,坐...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人们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

念佛可以忏除我们的三障

宿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障碍着我们让我们...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颠倒

佛法的因缘观,主要就是苦、集、灭、道,有杂染的因果...

星云大师《心念决定命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命好,不但要好命,而且要长命。无...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净土法门之超胜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一边挣扎,一边念佛

我每天功课不缺,礼佛,诵经,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

我执和法执带来的障碍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宏海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一讲) 前言: 佛法的流传,主要是要有人来讲,有...

【佛教词典】专念

专心系念某一对象。长阿含经卷二(大一·一五中):“...

【佛教词典】代礼

(杂语)欲使代人礼他,则先使代人受自己之礼拜。即传...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

如何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星云大师《无常的可贵》

人是宗教的动物,人生只要有生死问题,就一定要信仰宗...

【推荐】自私到头是愚笨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

女人为什么不能涂香水

香水是怎么来的,以前法国的贵妇很懒,不经常洗澡,身...

菩萨舍身饲虎之因缘

一日,世尊带领大众至般遮罗大聚落,途中经过一处树林...

星云大师《为消防人员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居住在都市里的人们,不是怕市虎汽...

沉默的美好

已是许久没有读书了,只因心总被琐碎的烦恼充溢,没有...

【推荐】每个学佛人都要学会算这三笔帐

普通人的心态就是人对我好,我则生感激报恩之心;人对...

修学佛法需要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个人修行佛法的过程,大概都需要经过四个阶段,我们...

这世上还有人能吃得消这钵饭吗

二位令亲在堂,宜以净土法门,感应事迹,常时解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