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握当下,珍视生命

印顺法师  2015/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握当下,珍视生命

上海市外滩于新年之际发生的踩踏事件震惊了全国,36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失去,这让我们感到悲伤,也为他们的罹难哀痛,向失去亲人的家庭致以慰问!生命诚可贵,这是人类社会的永远共识。佛教讲人身难得,就是充分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很不容易,如何活好,如何活得出彩,这是每个人的憧憬,所以佛教既要让人活得有意义,更要让人知道如何活法。这就是佛教交给人类社会的答卷,也是我们所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

我们不能去指责那些失去生命的个体,也顾不上拷问事故何以发生,第一时间要反思的应是,这一悲剧的发生,只能说明生命无比的脆弱,有的时候我们真的无法把握,甚至无法改变什么,稍有不慎就会失去生命。所有当场丧命的人,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一定不会去现场。但是事故已经发生,我们倍感痛惜,唯愿所有的人都能保护好自己,把握周遭环境,尽量不要让脆弱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如此,或许能够免除一些意外事端。

佛教说生死无常。有生必有死,生命的价值在于体现出完美之后再走向衰亡。然而这些鲜活的生命大多刚刚开始进入美好人生,对他们来说还有很多梦想要去实现。在这些失去生命的人当中,也许会有未来的科学家,未来的工程师,未来的教师,……现在忽然之间,所有这一切都远离了,他们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这不止是他们家庭的悲剧,也是大众的悲剧和人类的悲剧。人生无常,人生也是有限的,当我们哀叹他人美好人生消逝的时候,更要珍视自己现在的生活,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每个人都能如愿稳步度好自己的整个人生。

我们始终在面对着各种突如其来的灾难,也不是所有的灾难都可以避免或预警。外滩发生的悲惨事件是人类较少遇到的意外,更是人们通常不会想到的事情。这带来的不仅仅是生命的失去,更重要的是给仍然活着的亲人带来的无尽痛苦与压力。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可能会因这一突发灾难而幸福时光不再,一对美好的恋人可能会因为这一事故带来终生伤痛……,我们真诚希望这些受难的家庭和受难者能迅速渡过难关,摆脱心理阴影,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世界无限美好,生命非常宝贵,外滩罹难的36条生命给我们留下了血的教训。我们每个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让生活尽可能展现出完美的一面。36条生命的教训是深刻的,从佛教的立场来说,他们都是菩萨,用自己的生命警示我们应珍惜生命。祝祷他们能蒙阿弥陀佛接引,完成生命的再生。他们的离世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因此更应以悲悯之心去善待每一位众生。

愿逝者走好,愿生者活得更有价值,愿每个人都能把握当下,珍视生命,远离灾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观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最讲究吃的艺术,有人...

杀业积久,则爆发灾害

众生不知果由因招,念念起贪瞋痴,发而为事,则无非杀...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导...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

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

志公禅师即宝志禅师(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齐、梁...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第三个,犯戒轻重。 非己妻入道,什么叫入道呢?就是...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

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

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以微少善根,成就广大功德,故名方便。 说我们这一念的...

【佛教词典】僧次

(术语)僧之席次,必依夏腊之多少而定。梵网经下曰:...

【佛教词典】梵皇

佛之异称。佛生于西北梵地,为法中之皇帝,故称梵皇。...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传印长老:号召全国佛教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心公益

编者按: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

【佛学漫画】修行还有职业病?

修行探索生命真相,本来就是每一个生命的本分事,它并...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佛灭后有五法能令正法久住

【原文】 《善见》云: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

【推荐】50个净土宗常用名词解释

1.一心不乱: 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即是一心不乱。修...

世俗女人的九种恶劣表现

《增一阿含经》: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

善用时间十诀

(一)事先要有安排 每天应做的事,应有事先的计划,否...

对任何人都不要轻视

亦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你若受持、读诵这个般若波罗蜜...

贪欲之人去道甚远

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呀,就会创造一个业火,也就会引生果...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问: 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