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净界法师  2015/06/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而修行的困难就是,主要是你内心深处,留下一些乱七八糟过去的想法,这个很麻烦,有好的、有坏的。这要怎么办呢?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说你不要老是打这个妄想,不可能,已经打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唯识所住”这个地方。

所以《楞严经》它并没有改变你的感受跟想法,因为我们身在现在,肯定要继承过去的,这是我们的宿命。佛法不重视过去,佛法是既往不咎,佛法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这个刀子拿了无量劫,没关系,你放下!你未来是光明的!所以佛法是重视未来。那你要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怎么办呢?下面这一句话很重要:

不要住在你的感受,也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则你生命的历史将不断地重演!

我们不是要改变你们的感受跟想法,你们做不到嘛!你抗拒不了的,这个是一个无量劫来打了很多妄想,留下来的等流习气,你怎么跟妄想抗拒呢?你不是它的对手!你只有用智慧观照它,你只要问妄想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只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只是心境碰撞的时候产生的感受,所以才引生妄想。我们今天想要改变生命,就从“唯识所住”下手,破那个“住”。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讲到佛印禅师,佛印禅师有一次到河边准备渡河,在等待渡河的时候,有一个女众突然间跳到河里自杀。佛印禅师赶快跳下去把女众救起来。救起来之后,佛印禅师就说:“哎呀!你那么年轻,干嘛要寻短呢?”这位女众很悲伤地说:“师父,你不知道啊!我结婚了三年,我的儿子最近死掉了,先生也离我而去了,我什么都没有了,我活着有什么意思呢?”佛印禅师说:“你结婚了三年,就有先生跟儿子,那你结婚之前干什么呢?”“我结婚之前是年轻的女众,很快乐!自由自在!”佛印禅师说:“那你现在只是回到三年前的你,你也没损失,你三年前就是这样。那你三年前可以快乐,你为什么现在痛苦呢?你失去你的先生,失去你儿子,那你以前也是这个样子啊!”

问题是我们自己要住嘛!所以你看:假设你有快乐有痛苦,诸位你会选择先苦还是先快乐?你选择先苦。因为我们先苦,有比较,前面不好,后面好。假设你快乐是百分之五十,痛苦是百分之五十,如果你前半段是快乐,你后半段就很麻烦,因为你会有所住,你就会对比。所以世间上最痛苦的人是:前面活得很快乐,后面失掉了!你看他一路以来都很贫穷,他也无所谓,他从小已经贫穷惯了。所以业力在释放果报的时候,它是公平的,但是当我们有所住的时候,这问题就出现了。

所以我们修行,你要知道它的方向——不是改变你的想法,因为想法你改变不了,你只要无住,它自然消失掉,它对你没有影响,有跟没有一样。我们今生的生命只有活五十岁,活到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你不可能去抗拒无始劫来留下的东西,你说妄想我跟你拼了,不要做这种无谓的牺牲!

为什么很多人退转,就是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要观察:这个妄想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你只要无住就好了!所以在整个还灭门当中,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不动。

第二个,调伏力,就是空假中三观来调伏。

第三个,坚持力。这个坚持力到修行门再说,以愿力来坚持下去,永不退转。

——摘自《楞严经修学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

70%以上的疾病与情绪有关

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

【推荐】你有没有想到工作就是修行呢

以前常听到老师讲要放下,我并没有真正地领悟个中意义...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呆若木鸡的精神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

念念着相执情,故念念起烦恼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第八识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

【推荐】看破我们迷恋的色相

总说色相 色相万千,如梦幻泡影,总叫人神魂颠倒,痴迷...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受持菩萨戒之功德利益

通常菩萨戒有:在家优婆塞菩萨戒,有名出发心菩萨戒(...

【佛教词典】昙

(杂名)昙摩Dharma(巴Dhamma)之略。译曰法。唐僧之...

【佛教词典】华严经文义纲目

全一卷。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华严八会纲目章、大...

猎人与猴子

心中有大爱,才有明朗、温馨的人生。大爱就像温暖柔和...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舍命不一定解脱,可能还会随业受生

汝将谓舍命便解脱乎。不知识随业牵,又复受生。驴女马...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问: 请问师父,如何在家庭里的夫妻之间,丈夫与妻子...

临终三大要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

佛学常见辞汇(十画)

【乘】 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

须跋陀罗--佛度化的最后一位弟子

古时在印度阿那跋达多的水池边,住着一位已经一百二十...

莫做十种奇怪的学佛人

1、贪心学佛,心常望报 有的人学佛的目的、动机和行为...

办丧事不要用荤,否则会害了亡者

一九二四年,曾任两江总督的周玉山先生去世。他的儿子...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门槛高吗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两个月前,念佛越念...

忏悔时当发七种心

北齐天平年间,有一居士,四十多岁,前来礼拜禅宗二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