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2015/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心造业,将来一定会受果报,一点点都跑不掉。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应该受的,就要欢喜受;应该做的事,即使做起来困难重重,也必须去做。

动一念善,就是福;若是有一念怨、恨、贪、瞋、痴,这粒粒种子,都是将来的障碍业报。所以贪、瞋、痴、慢、疑、怨、恨……都不可存在心上;这每一粒恶的种子,都会令人起烦恼心。

贫穷因吝啬,富贵因布施。一个修行者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一定广修供养,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业”。

禅师:等你有钱以后再行布施,那你永远不会有钱,也不会布施。

修行者:为什么呢,师父?

禅师:因为富有从布施中来呀!

修行者:我很贫穷,连饭都吃不饱,该怎么办呢,师父?

禅师:饿了,等有了再吃。行嘛?

修行者:不行,那还不饿死啊?

禅师: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哪怕什么都没有,也会到山上采些花和果子来供养三宝,或用劳动所得进行布施。

等!人生无常,此时生,不知何时死。要做就不能等。即使一生都没有钱,也努力争取,以此心诚,故能满愿。尽心尽力,以自己的能力而真诚行持。

布施是基于世间法的出世间法。真实的布施心出来,如同如来。穷的原因为吝啬,就是只有自我。若想成为大富者,必然要心胸广阔,怀摄天下。无论是什么众生,只要种了富贵之因,必然就会得到富贵的果。因果不择生,如同大地含养万类。

等有了钱,未必会能真诚供养。佛,要的不是供养,而是因供养而能解脱的你!就是说,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有一块,能全部捐出就是满善。有一块,说少而不去行善,等真有了一百万,未必会去真诚的做。一切都是给自己做,都是利益自己的!

真智慧者,不求无因之果。真明白者,信受奉行。好的因不要认为微小而不做,坏的因也不要以为只有一点点没有关系。其实因果不虚,即使是再微小的造作,也终必结果。与人相处应多结一些好缘,多起一些欢喜心、感恩心、满足的心,这些都是将来造福的因缘。

感恩佛佑众生,只要我们也做一朵清净之莲,莲花不必生在净土,心静则佛土净,清净心生智慧,一心念佛,不住一物,日行一善,不用往生也能到达极乐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

古人论富贵贫贱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

孝行得善报的几则故事

《孟子 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最胜仙人舍身求法

一天,净威菩萨恭敬请问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行的因缘,佛...

悭与舍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饶,以不能孝养双...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在家如何修行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

信佛的人为何要供养佛像

其次一个问题,我们信佛的人,家庭里面为什么要供佛?...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承事善知识应发的二十一种心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

【佛教词典】五忿怒

(明王)谓五大明王也。秘藏记末曰:以五忿怒充五智。...

【佛教词典】高野山大学

为日本高野山真言宗所设立之大学,位于日本和歌山县高...

【推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

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达到更好目标

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广大。管理者因为不但要...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在唯识的教法当中,把胜义的道理分成四种: 第一个,世...

各行业人员修行须知

军队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问: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净界法师答: 杀盗淫妄每一...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禅病种种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参禅之士尚须提防禅病,以防走错...

把仇恨写在沙上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保护好自己,才有资格善待别人

一个禅者在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昔时,释迦佛出现于世,为父王及大众宣说观佛三昧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