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2015/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

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国清寺,有僧名拾得,与寒山交友。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贤化身)号称“三圣”。又以三者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

二、唐·庞蕴阴《联灯会要》卷六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庞蕴(?—808),唐代著名在家禅者。字道玄。世称庞居士、庞翁。湖南衡阳人。曾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齐峰、百灵、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禅林硕德频相往来。后参礼马祖道一,于言下领旨,顿悟玄机。元和年间,偕家人躬耕于鹿门山下,其妻、子均因之彻悟。遗有《庞居土语录》。

三、唐·大梅法常《景德传灯录》卷七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法常大师(752-839),唐代僧。湖北襄阳人。师志于禅,初于马祖道一处参学。后隐于大梅山(浙江鄞县)静修。一日,一僧奉马祖之令,至大梅山对师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马祖闻之而谓:“梅子熟也!”自此法誉大彰,学人四至。

四、唐·黄檗希运《宛陵录》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一850),唐代僧。福州闽县人。幼出家于洪州黄檗山,聪慧利达,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相貌殊异,额肉隆起如珠。至洪州谒百丈怀海,得百丈所传心印。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的心要,时河东节度使裴休镇宛陵,建寺,迎请说法。门下有临济义玄、睦州道踪等十数人。所述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广行于世。

五、唐·香严智闲《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一击忘所知,更禾假修治;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各,咸言上上机。

香严智闲(?—898),唐代僧。青州(山东益都)人。初从百丈怀海出家,后谒沩山灵佑禅师,不契,泣涕辞去。偶于山中芟草,瓦砾击竹作声,廓然有省,乃悟沩山秘旨,因嗣其法。住于邓州香严山,化法大行,净侣千余人,世称香严禅师。

六、唐·洞山良价《洞山良价禅师语录》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淂知。

洞山良价(807-869),唐代曹洞宗之祖。越州会稽(浙江会稽)人。于五泄山礼灵默禅师披剃。曾访沩山灵佑禅师,参“无情说法”公案,不契。受指示往诣云岩昙晟禅师,问无情说法之义,辞归时,涉水睹影,大悟前旨。于江西洞山弘扬佛法,门风颇振。其嗣法弟子有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龙牙居遁等二十余人。尤以本寂的法系,称作曹山,合称之,即为曹洞宗。著有《宝镜三昧歌》、《玄中铭》、《洞山语录》等。

七、唐·洞山良价《景德传灯录》卷十五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注。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幺会,方得契如如。

八、唐·古灵神赞《五灯会元》卷四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奉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古灵神赞,唐代禅僧。初于福州大中寺受业,后遇百丈怀海禅师始开悟得法。

九、唐·灵云志勤《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女。今更不疑。

灵云,唐代僧。福建长溪人。嗣法于长庆大安。初住大沩山,因睹桃花而悟道,禅林称为“灵云见桃明心”、“灵云桃花悟道”。

十、唐·长沙景岑《景德传灯景》卷十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景岑,唐代禅僧。幼年出家,参南泉普愿,嗣其法。初住长沙鹿苑寺,复住湖南长沙山,大宣教化,时人称为长沙和尚。师机锋峻峭,与仰山对话中,曾踏倒仰山,仰山谓其有如大虫(虎)之暴乱,故诸方称其为“岑大虫”。谥号“招贤大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摩大师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星云大师智慧法语

1、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

普能嵩禅师净土诗

我佛慈悲大愿王。劝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内轮回苦。极...

妙华法师: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大师对智通法师说,你...

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佛学漫画】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弘忍大师虽然距今已有千年的岁月,但他的行止生平与智...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开玩笑的话说多了,以后你讲话没有力量

按照蕅益大师说法,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得果报的...

学佛的基础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这四条分钟定律,改变无数人

好好利用一分钟,与随意浪费一分钟,看似没什么区别,...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

【佛教词典】死对头

(杂语)死路危急之时也。永觉续寱言曰:愤然如遇着死...

【佛教词典】无我行相

【无我行相】 p106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页云:云...

如果偏执经文中一义而不能圆融,必将误人慧命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

佛经中揭秘九种常见病的病因

中国人好吃,会吃,数千年来,也凝练了很多关于吃的智...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药师佛国与西方无异,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

临终助念宜恳切念佛,切不可屡屡探之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

样样与他人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比赛,由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

用五色豆来补五脏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

看开生死,没你想得那么难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造恶业不得果报的两种原因

《大乘起信论》说:修习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

达摩大师传授入禅门的四句口诀

菩提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