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

印光大师  2016/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生死苦海之慈航。觉先觉后之法源,世出世间之道本也。若非宿植善根,历劫莫闻名字,况亲承供养,受持读诵,依之修习,以迄圆证乎哉。此一大藏所说之法,乃十法界,生,佛,凡,圣,即心所具之法。在佛不增,在生不减。佛以究竟证故,常享常,乐,我,净之法乐。众生以从未悟故,反承此妙心之力,背觉合尘,迷真逐妄,起贪瞋痴,造杀盗淫,永沦三途六道之中,了无出期。

三乘圣人,虽有悟证,未至究竟,故亦未能全得受用也。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机施教,对症发药,俾其就路还家,并不另起炉灶。大根则直说一乘大法,令其顿证无生。小根则先依权渐修持,以培入大之基,终令领受家业,绍隆佛种。一代所说,分为五时。一,华严时,唯说界外圆顿大法。人天二乘,均非其器。二,阿含时,说谛,缘,权,渐之法,令入化城。三,方等时,四教并谈,三根普被。四,般若时,以般若妙智,荡除圣凡情见。五,法华,涅槃时。

法华则开权显实,开迹显本,普授三根之记,共领本有家珍。涅槃则扶律谈常,作最后训。俾身,口,意三业,与佛同净,戒,定,慧三学,与佛同圆。综其所说,厥有五宗,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五者名目虽异,理体是一。可专主于一门,不可偏废于余法。如由四门而入一城,如以四时而成一岁。其互相维持,互相辅助之功,非深悉法源者莫能知。就中律,为入道之初基,虽至圆满菩提,仍复依止。净,为普度之法门,纵令已证等觉,犹当归心。末世众生,非此莫度,各宗智士,急宜服膺。否则所有修持,但作未来成佛之善因,欲即生一超直入如来地,恐不易易也。

此诸经外,所有大小乘律,仍归五时所摄,故不另叙。经律之外,尚有诸菩萨,尊者,所造之释经,宗经诸论,显理破惑,降魔制外,俾佛化得以普被中外者,赖有此耳。是为佛国译来之经,律,论三藏也。及大教东来,法匠蔚起,各宗之著述,美不胜收,其入藏者,乃百千之十一耳。当唐以前,经书均由抄写而得。五代冯道,创兴刻板,至宋,则儒书佛经,俱用板印矣。宋大藏板,有十余付,而碛砂延圣院尼弘道,断臂提倡,刻此藏板,可谓女中丈夫,令人钦佩。自宋至今,七百余年,所印之经,以屡遭世乱,多分湮没。陕西卧龙,开元两寺,幸有存者。

朱子桥居士,往陕办赈见之,与沪各大居士商订影印,其间勤劳,殆难说尽。今将出初期,命光作序。光乃无所知识之粥饭僧,何能发挥大藏之要,姑以平日所习闻者,拉杂书之,以塞其责。全藏妙义,阅者自知。即未能遍阅,但于现前根,尘,识,大诸法中,回光返照,便可亲证圆通,又何必多凑散字,以刺雅目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没学佛的人生是没办法规划的,因为做不了主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

学佛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蕅益大师开示曰: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44位博士谈佛教

1、复旦大学常德博士: 有时一看周围之人那种根本不懂...

为什么学佛后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

在家学佛逆缘多,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问: 在家学佛逆缘多,怎么对待和处理才如理如法?如...

吃这五种辛菜会毒你法身慧命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佛教词典】犯戒五衰

略称五衰。(一)据长阿含卷二游行经、释氏要览卷上等载...

【佛教词典】幕

又称幔幕、帐帷。即缝合长布,作为装饰或区划空间之用...

星云大师《不杀生与护生》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

布施满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

《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于...

慧律法师《举弊救偏》

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是反求诸己的,是绝对平等无...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

消灾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消灾吉祥神咒」消灾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经当中藏字,藏...

持咒必须有正知正见,若为求神通便是魔见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说,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来破除妄...

向佛陀学习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

改变命运的方法

大家都想改变命运,不想改变命运的人恐怕很少,因为人...

陈海量居士:可许则许

序 今年已经是胜利后的第二年了,这和陈海量老师著述这...

证严法师:心中那朵清净的莲花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