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智圆法师  2015/1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中移动来放声的装置),它的机关并不紧,只是借一个余留的势力在出声,虽然唱片还在滑动,唱针也算稳,但是没有力量摩擦出一种清晰的声音,只是飘浮滑过而已。

同样,念诵时不能很紧凑地提起正念,只是借助自心少许的余势诵出来(由于所诵经文已经串习得很熟,念诵时稍微以忆念心所的余留势力,使得口头上不断地诵下去),其实根本没有缘取法义;由于内心没有一种随文入观的内涵,也就发不出一种有佛法内涵的声音;如是只在口头溜过,很难直接产生修法的利益。

很多人的毛病是,对于一部经或者一种仪轨,不熟悉时倒还认真,念它也觉得欢喜;一旦念熟,马上出现一个问题——口里念着文句,心里打着妄想,两相掺杂。也就是,并非逐字逐句地在心中观想,而是念文句的心,跟此起彼伏的妄念夹杂在一起。如果偶尔警觉、妄想中断,就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在念什么或念到何处。

这种人的特点是,因为从来不注重通过念诵发起对法义的观修,只是习惯性地顺口溜下去,所以每次必须从第一句开始念,一、二、三、四、五……依循顺序倒还可以滑下去,但冷不丁从中间提一句出来,就不知道接着该念什么了。留声机的运行不也像机器那样很顺畅地往下滑,但从没真正用心念过一句吗?我们如果不用心,又比它超胜在哪里?比如对于当前讲授的《普贤行愿品》,多数人都能念得很熟。但如果我问供养偈是怎么说的?很多人可能摸摸后脑勺,两只眼睛瞪着,根本没办法回答。大概一定要从“所有十方世界中”开始,一句一句地往下滑,一直滑到我问的句子为止,才能答得出来——竟形成了如此病相!

这就是目前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状况,如果去调查,十个人里面估计有九个都是如此。现今的很大一部分人懈怠心重,刚开始因为不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专注地看才念得下去,所以会认真一些。而一旦念熟了,就开始偷懒,懒得专注、懒得用心,只是随口往下溜,心里却一点痕迹都不留。

每天虽然都在念诵、修行,但熟溜的毛病成为最不利于修行的事,只要养成了习惯,每天就这么混过去了。我怎么可以如此随便,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如?他们做题是一道一道认真地做,我为什么连那份心都没有?念诵时至少也要一字一句地在心上练习才行。或者说,我连世间人练拳的心都没有,他们一招一式都在标标准准地打,即便有一次没打好,自己也会不满意地再来一遍。而且每天都会比较,如果功夫没有长进,或者由享受五欲而出了问题,又退步了等等,就会责备、警策自己不能再次以任何原因干扰练功。再说,科学工作者也是每天非常投入、认认真真地钻研,不停地攀登着知识的一座又一座高峰。他们用心真切,只可惜修的是假法;我们修的是真法却连真诚心都没有,就实在羞愧。如是痛自鞭策。

由此,我们也应当诚恳、心口相应地念诵,把每一次念诵都当成一件大事来做。其中的意义既然比他们演算数学题、练习世间武功等要重大亿万倍,我就一定要比过他们,要以最殷重的心,使字字句句都心口相应。对于所念文句,心不慌不乱、仔仔细细地把它演练一遍,比演员更要有一种郑重其事的真挚心。

还有,练书法的人会想,我的每一笔都要写好,不然就太失败了。对于并无太大意义的外在文字,他们尚且格外重视,而我们所念普贤行愿、佛号、咒语等,都是不可思议的无上行愿,或是不可思议的佛智慧法,怎么可以马虎草率呢?应当逐字逐句、清清楚楚地显现在自己心上,一心缘它作意,并且随着句义心中作观,丝丝入扣。缘每一行愿都要于心得力,每念一句都要让心增上力量,使自己从内心深处发出大愿。

这些都是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因为毕竟是自性佛,也已经得到了堪能修法、用心的人身。然而即使有此能力,却也怕我们不肯去运用。若是愿意要求自己每次都认真练习,那么往后的每次念修,念出来就不一样,因为是从真心里面念出来,就如同扎针要一针见血一般,不同于扎木头——什么感觉也没有。例如念《普贤行愿品》,一念一念地把善愿心发出来,让大愿激发、开发心底的善根,使心中生起相应的善心。每一次念诵都有法的内涵,每一次念修都会发起大心大愿。对于我们尽未来际都要奉持的这些行愿,当然要把它们铭刻在心里,字字句句都从自己心底深处发出,在心上成就无量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

斌宗法师《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

前言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述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一念的妄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

净土法门具体怎么修法

净土本可无修,修是因为众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种种法...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

【推荐】道证法师:六度总修?六度总休?

上广下钦老和尚有一句开示,很耐得我们去体会。他说:...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有三种功德

第二个,我们选择极乐世界,我们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那...

增长生死有二种法,胆大欺心胆小偷心

出生死有一种法,名为直心,亦名信心;增长生死有二种...

饮酒而不加节制,德行会越来越差

【莫饮过量之酒。】 这个莫字,就是劝我们这些事不可以...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

【佛教词典】悟忍

又作喜忍、信忍。为无生法忍之别名。乃十信位之忍位,...

【佛教词典】慧日尊

(佛名)称大日如来。...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

容易分心,该如何用心

问: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时,会操心下一刻的...

【推荐】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

星云大师《禅修的开示》

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佛学很多的内容浩瀚无涯,宗派...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

为众生为三宝做事,哪会耽误你的往生呢

如果德亮法师不能往生,大概我也没什么希望了。是吧?...

动物不是供我们食用的

四个很好的理由解释为什么你应该食素? 1. 因为吃肉就...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 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

餐盘里盛满无尽血泪(图)

先打断腿,再装进笼子里。我们的餐盘里,盛满了它们无...

心不动摇无所住执,才能成大道

从前释迦佛在世时,有个女子坐在释迦佛边上入定了。文...

四十八大愿——(第14愿)声闻广多无量愿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

怎样处理是非

常听人说:是非止于智者,是非真的能止于智者吗?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