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2015/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忍”字意味深长,它的内容也很全面。要忍什么呢?比如说,利益现前的时候,你能够忍住不去贪,见利思义,如果不符合道义,你能够忍住不去获取,这就是有德行的表现。当看到美色现前,你能忍住不去贪爱,不去放纵自己的行为,这也是有德行的表现。有人毁谤你,对你不理解,批评你,怨恨你,你能忍住不去和他分辩,不去打击报复他,不和他一样去搞对立,这也是有德行的表现。

所以古人说“一切法得成于忍”,就看你在难忍处能不能忍。贫穷时,你能够忍住贫寒的生活,奋发图强,然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天下。到事事如意时,处处受人恭维时,你能忍住不起欢喜心,不去贪恋。这也是一个人德行的表现。所以顺境淘汰人和逆境淘汰人,都非常的严厉。并不是说你事事如意时,就没什么可提升的了。顺境可以消磨人的意志,让人放纵自己的情欲,寻欢作乐,享受人生。如果你能够面对这些享乐,不去贪恋,这也是有德行的表现。所以孔老夫子的弟子颜回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除自己的欲望、私利,最后返回到礼的规范,依礼去做,这才是有德行,这才是仁心的表现。因此,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在难忍时能不能忍。

“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福气,以后有没有发展,就看他是不是心量很大、心胸宽广,中国人说“量大福大”。《了凡四训》上讲,袁了凡先生年轻时仕途不顺利,他后来反省到就是因为自己不能容人,认为别人对不起自己,做了很多对不起自己的事,不能宽容别人、宽恕别人,这是量不够大。

总之,我们古人有很多观察人的方法,观察一个人的德行,最重要的是综合去考虑。

《晏子》上讲,齐景公向晏子请教求贤之道,晏子说:“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这个人通达时、得志时,看看他举荐的是什么人,是贤德之人,还是结党营私的人,还是自己的亲属。穷困潦倒时,就看看他不去做的事,人穷志不短。虽然一个人很穷困,但是不符合道义的事也不应该去获取。

“富则视其所分”,他富裕时,就看他是不是会与人分享,惠施财富。孔老夫子也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华,但他又骄傲,又吝啬,那其余的方面都不值一提。一个人富裕了,不仅不吝啬,而且还能惠施财富,这个人才有可取之处。

“贫则视其所不取”,这个人很贫困,但是他不苟取,也要看这个是不是符合道义。像范仲淹,小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他就到一个寺院去读书,在寺院中偶然发现了一坛金子。那时,他的生活非常俭朴、非常贫穷,但他得到这个金子后,知道这金子不属于自己,他又把它埋回到树底下。后来,他考中科举,做了宰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命里该有的,你丢都丢不掉。范仲淹当了宰相后,这个寺院的方丈就向他来化缘,想重修寺院。因为他以前在这个寺院读过书,现在又当了宰相,所以这个方丈就向他来化缘。范仲淹说,其实你们寺院里就有这样的财宝,就告诉他这个金子埋在树底下。他们一找,果然找到了。因此说,一个人在贫穷的时候,他还能够不苟取,不苟得,这样的人才是可取之人。

刘余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现生即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这个是历来无数聪...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

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

问: 常有人自觉能力差、力量小,对社会、家庭没有影...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

《心经》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识字的老菩萨们...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不要向鬼神外仙请教

因为我们本师已经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间...

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利...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

杀生吃肉想出轮回,那是不可得的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佛教词典】志圆

宋代僧。生卒年不详,为洪州(江西南昌)感潭资国禅师...

【佛教词典】大随求菩萨

大随求,梵名 Mahā-pratisārah,音译作摩诃钵罗底萨...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

爱上自己的影子

【迦叶正观法尘。而言观六尘者,以法尘是前五尘落卸影...

两个钱的启示

有对贫穷夫妻,住屋简陋破旧,家无隔夜粮,每日必须辛...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愿

问: 当下凡夫业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尽力精进,如临终...

念佛法门要注意些什么

问: 佛法的重点在哪里?念佛法门要注意什么问题? 慧...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问: 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

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

不管哪一宗都要见性,不见性你弄的还是生灭

禅宗没有什么语言,他的问话就是实际,问在答处,答在...

净土得遇之难

佛化众生,随机所感,唯众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动佛陀诞...

佛陀讲出例证来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

佛陀讲出一个实际的例证,说明受持楞严咒的功德──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