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净界法师  2016/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万法,为什么开显出十法界呢?因为迷悟的不同。

迷得最深的就是凡夫,他迷了“即空”。凡夫站在“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处处执着,所以他启动了六凡法界。我们自己打开心中六道轮回的门,因为我们执着“有相”,迷了“即空”。二乘已经安立“空”,但是二乘他这个空不具足妙有,缺乏慈悲心,所以他迷了“即假”,他忽略了心性中有无量的可能性的这个法,他偏空了,所以他执着空,就变成二乘了。菩萨他迷了中道,所以他不能空有无碍,变别教的菩萨。

所以,只有能够完全了解现前一念心性当下即空即假即中,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才是真实的圆教的圆顿思想。

因此,我们一开始先了解人生,才能够了解宇宙万法。你一念心性突破了,这个十法界就是你心中所现的,所以它也是即空即假即中。既然你能显现的心是即空即假即中,你所显现的一切万法当然也是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不在九法界外别趋佛法界,也不在佛果外另有九法界,是谓三千果成,咸称常乐矣!

这句话太重要了!不在九法界外别趋佛法界,成佛之道就在你一念的妄想当中,离开你的妄想没有成佛之道。你想办法让你的妄想醒过来,这个妄想就是真实的心,这是真妄不二的概念。诸佛解脱从众生心行中求。

二乘人跟外道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把妄想给断掉了,这不对!错损菩提。一匹马当它失控时,它变成一匹野马,但是你把马给杀了,你什么都没有了。你如果调伏它,它变成一匹能够帮你工作的良马。我问你,这匹优秀的良马是哪里来的?就是把那匹狂马调伏过来的。

所以,诸位要知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不在凡夫法界外另有佛法界,这是很重要的大乘不二思想,就是说,真妄不二。我们不能讲断烦恼,这个概念是错的,我们叫转烦恼。所以烦恼是要疏导,你不能压抑它。烦恼是因为一念迷变成的,其实烦恼的心也有菩提性,也具足十法界。一念的妄想当中也有佛法界,所以我们不讲断烦恼,我们讲转烦恼成菩提,叫“转”。这个“转”很重要!古人常讲一个譬喻,说黄河的水,要是失去控制时,叫黄河泛滥,那是灾难;但是水被调伏时,可以灌溉我们的田地。水没有好坏,是调伏跟不调伏而已。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责怪你的妄想,要好好地跟它沟通,用佛法的道理来引导它,让它接受业果的思想,让它接受无常无我的思想,让它接受菩提心的思想。以后往生,你靠的还是这一念妄想。所以蕅益大师说:“只是现前一刹那法,只是当下一念心而已。望前名果,望后名因。”对望过去,它叫作结果;对望未来,它是一个因地,就是现前一念心性而已,离开现前一念心性没有少法可得。

所以人生就是改变你的心态,这个转变很重要,九法界的心就是成佛的心,这是大乘的不二思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

【推荐】别让想象破坏美好的一切

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

人生应该做到的十件事

一:孝敬供养父母师长。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对...

从财富投资到生命投资

由于学过经济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为...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

生死的体验及观察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圣严法师:最快乐的人

禅定能让我们的身心暂时放下负担,享受完全的舒畅和放...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

人身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

佛教里有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人身难得。到底难得到...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

【佛教词典】欲天五淫

(杂语)欲界诸天之淫事有五事,四天王天与忉利天之众...

【佛教词典】恶趣寿量

【恶趣寿量】 p1159 俱舍论十一卷十七页云:已说善趣寿...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问: 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

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

积极护生,如法放生

一、古代放生与现代放生之乱象 据经典记载,救护生命是...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

半块饼干的布施

傍晚,一天的法会结束了,我们三三两两的在广场上散步...

不生退怯厌倦,如是发心才名之为真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

本焕长老:修行,功夫,开悟

佛法是平等的,不论你年纪大小,动步早就早回家。当年...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

1.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2....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

问: 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但对于婆婆就是生不起这...

祈求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

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

两个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