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理海法师  2016/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哪一个咒最灵验……其实无论诵经、持咒、念佛,所有修行法门都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在生活中点滴累积各种善因善缘,才能有所收获。

佛经中说,行四种事,能令菩萨速即修得陀罗尼法,即:

1、身常恭谨

修行者应当谨守身业,自我约束,检点自己的行为,不懈怠,不放逸,断除杀、盗、淫等一切过患,并尽量避免所有不善的造作。

2、言常至诚

修行者要守护口业,在与人交往中,语言要真诚,心口一致,远离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等过失。

3、意常柔顺

修行者想要成就菩提,还应防护意业,警觉、远离各种邪念,努力断除贪、嗔、痴,时刻调和心念,令其柔顺。

4、善权方便

修行者应当随顺各种因缘,善巧运用方便智慧,本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情怀,随缘尽力地救度众生。

不仅佛法的修行需要慎护三业,善巧方便,即使成就世间的学业和事业,也同样需要在日常行事中多下功夫,心存正念,谨言慎行。祝愿大众依教奉行,清净三业,诸事顺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推荐】做好这四大步骤,为往生做准备

一、提起佛号 蕅益大师强调:提起佛号,净土宗念佛不一...

【推荐】如何修阴德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世俗的欲乐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

密勒日巴之歌

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

慧律法师《幸福与安详》

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

大安法师: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

守一不移的功夫

安住当下,安住在呼吸上。在安住在当下之时,为了使我...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陀为什么要教诲断食众生肉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

人生是业力说了算

你要我们这种一天到晚,在三界里面打滚的人直接内观真...

你是否已经忘了金钱最初的意义

在你愁眉苦脸度日之际,是否已经忘了金钱最初的意义,...

邪知邪见造的业最重最可怕

最严重的是第三种,邪执故重。所有业里心力强,没有对...

【佛教词典】劫海

(譬喻)劫数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华严经二曰:佛于无...

【佛教词典】化人

梵语 nirmitaka。指经由神通力所变化显现之人。如佛、...

始信参禅输懒惰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

懂得知足

女儿最近的一次数学成绩是九十七,她自己也郁闷着那丢...

佛舍利是结石吗

问: 最近有几位高僧大德相继圆寂,网上有很多关于佛舍...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

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

大安法师:用佛号来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深知五浊恶世的利害关系,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佛陀与五比丘的因缘

有一天,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贤者阿难从座位起身,将...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

竭诚致敬能获佛法利益

持经利益随心论,以今人受持经典,了无敬畏而发。欲得...

龙裤国师的故事

昔日漳州有一贫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