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这些就说明了人生在世,受批评没有什么不得了;如果对人家的批评过分认真,那一天也活不下去。但是要注意批评,“有则改之” ,如果人家的批评是对的,就要改过来;“无则加勉” ,自己如果没有错误,就勉励自己,不要去犯这个错误就好了。
这一段是孟子答复别人,讲人生修养的话,青年人听了会有小感触,可能不会有大感想,要等年纪大了,才会知道 “谤随名高” 的道理。一个人名气越大,被骂的机会越多,骂你的人也越多。有些人为了想出锋头,专挑有名气的人横加攻讦。这时候,有名气的人,一定要学会容忍,否则回他一句,他就达到了目的,到处宣扬 “某某人和我辩论,如何如何……” 。这是一种很鄙俗卑下的手段。
但既然听到了反面的诽谤,也不要掉以轻心,要反省自己,严格检查,在自己的心理、行为、道德上如有过错,立刻要改,因为别人的话,有时并不一定是讪谤。假使自己问心无愧,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则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听到了谤言,也没有关系,只要学佛家的 “忍辱” 就是了。
永嘉大师的《证道歌》说:“从他谤,任他诽,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人就要做到这样。一个人的名位高了,所受到的反对与攻击会更激烈。后世所崇敬的圣人,在当时的遭遇却是非常痛苦的。从历史上我们得了一个教训,要想做圣人,一定要从极痛苦中站起来,问题在于受不受得了这种痛苦。
一个知识分子,做人、做事、做官,基本上都要有这样的修养,受得起批评,痛切反省,修正自己,这是儒家,也就是佛家,也就是修道。不要以为打坐做工夫才是修道,打坐有工夫的人,如果给他两个耳光,骂他一顿,看他的工夫还有没有?本来打坐清静为 “梵行” ,这时他就变成了 “焚行” ,一下子把他自己所有的工夫都烧光了。这是由于受刺激之故,还不算数;如果好话来了,恭维的来了,那比打两个耳光还厉害,那可会把你深深地活埋了。所以不要怕批评,更可怕的是恭维,接受恭维,就是心中想超人一等。说得好听是自尊心,实际上就是我慢,是我相的一种表现,所以每一面都要注意到,才是修行。
孟子作结论说:“贤者” ,高明的人,就是佛家开悟的人。“昭昭” 是自己明明白白,使他人也明白,也就是自觉觉他。而现在的人,自己还是 “昏昏” 的,还去教人跟着他的样子去开悟以此 “误” 而教人 “悟” ,那可能吗?被教的人也误以为 "此误" 即是 "悟" ,那真是误上加误了。
在几千年前孟子的时代,人们就是如此,几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仍旧如此。所以我说,不论古今中外,人类就只是这样一种生态,没有高明到哪去,时代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