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2016/1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样样都要。很多人念经,做功德很多,但都回向给了自己生意兴隆,果然钱财越来越多。但钱财多了,你未必有时间修行。福报的背后也有业力,你要使用那么多钱财,就要承担相应的业力。很多人事业低迷时,有时间念经,结果事业蒸蒸日上,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反而没空念经了。所以好坏都不一定。但凡事都留一些缺欠就好。

很多人学佛后,以为菩萨有求必应,一定万事都圆满你。但其实我们误解了圆满,佛法是开发心地的富贵风光的。法华经说的,以佛法庄严而自庄严。不是求外在的财富,还有其它的。人生有五种福报:婚姻,儿女,钱财,身体,修行。很多人偏于钱财的,就容易无法修行。你看这五样要全部达到的,很少。有钱财的人,无法修行入道。钱财是业,你要舍掉,才能修。因为钱财是大家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一个人占为己有,相当于把业背在身上,你就很难入道。所以出家人自己没有钱,都要给三宝的,十方来十方去。这样修行就容易入道。这五福中,想要全部有的。几乎不可能。尤其是修行上。当你得到修行带来的法喜时,你就不会想要享受钱财带来的快乐了。但是你得不到修行的法喜,很容易修行到最后就为了世俗钱财。那很可惜。

历代祖师修行都重开悟,就是开发出本地风光。福报也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福报,一种是清福。这两种福报都有的,就是祖师了。比如许多国师,按照世俗来讲,福报很大。但使用世俗福报时,也往往很麻烦。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是三朝的国师。在京城瓦官寺,常有贵族要拜访他。有一次,许多达官贵人拿着很多金银来供养他。智者大师对弟子说,他们又来拿我的功德了。所以说,真修道人是不要这些荣华富贵的享受的。他已经开发内在的庄严相了,世俗的享受无法比拟。后来智者大师还是回到天台山来清修。

修行也要有些世俗的福报比较好度众生。很多人世俗福报大,如果能懂得转化,变成修行福报,那是最好的。若贫穷要修行也难。很多人每天都要为生计奔波,上班,照顾家庭,想要去走走道场,也没时间。这就是太贫穷而难修行。但贫穷不怕,最怕没智慧。很多人赚钱很努力,但赚来的钱都用来享受了。这也是颠倒相。不懂得用来做修行的资粮。有个人一直想去普陀山,但一直去不了。每个月房租要一千多,交完房租就不多了。这就是很多现在人的常态,拼命赚钱努力花。我在支提山,遇一僧人,想去朝拜五台山,就买硬座坐三四十个小时去。他说,我不买硬卧的,不浪费那个福报啊。所以世俗人福报浪费很严重。福报还是珍惜来的。

福报从身体可以看出来。福报越大的人,身体越能适应各种艰苦的环境。像五台山、终南山这些艰苦的地方,他能呆得住,首先身体上要有这福报。不要享受,越享受,身体就越差。享受就是消福嘛,福报都在消,你身体怎么好。我发现现在许多小孩子身体不好,动不动就打点滴,其实不是营养不良,而是父母给他杀生太多了,满月酒,生日,平常吃补的,杀业重,身体就不好,动不动就上医院。

古代南岳有个和尚,没有法名,他每天都在厨房里干苦力活,吃别人剩下的东西,而且睡觉也是睡灶膛下头,别人都叫他懒残和尚。以为他又懒,也不去上殿,又残,只会做肮脏的活。大家对他都不以为然。李泌听说这个人,就去拜访他。懒残和尚看到他来,就骂了一句,李泌反而跪下来。懒残和尚自己一边烤红薯,连皮都没有剥就吃下去,拿了半个给李泌,说,吃了这个,给你十年宰相。李泌吃完就下山。过了几年,新皇帝继位,李泌果然任宰相,刚好十年。

出家人的福报很大,他一直修,而没有享受,所以他福报就留在法界中没有消失掉。供养出家人就是得他们修行的福报。世间人能修而不享受,福报也一样留在法界中。如果不修而拼命享受,甚至用小聪明弄到钱财,往往是消耗自己在法界的福报。那下辈子就要还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

受持供养楞严咒的种种功德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

【推荐】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地位无常,终会衰败

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应当舍弃吝悭,广结善缘;地位无...

福报的陷阱--用攀缘心

我们一般人在造善的时候,内心隐藏了恶法在里面活动,...

大安法师《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

星云大师:不要仅看到「有形」的财富

2011年4月13日下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玄奘法师梦中得诸佛指点:佛经不可随意删减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记载,玄奘大师开始...

香菇的营养成份

香菇是一种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是四季可食的美味佳肴...

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用功办道要对自己的色身,色壳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这...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

【佛教词典】非异生法法

【非异生法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非异...

【佛教词典】阿难陀

华译庆喜,是白饭王的儿子,提婆达多的弟弟,佛的从弟...

【佛学漫画】妄念如灰尘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

我们生命的真相

我们要思惟到,我们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这种得人身之...

把用在「低头」中的时间找回来

时下,微信在大众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强大的朋友圈...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

居士学佛不如法的言行面面观

1、烧香拜佛 求签问卜 祈消其灾 求满其愿 某些居士,...

念哪一尊菩萨好呢?

有人问:我念这尊菩萨好呢,还是念那尊菩萨好呢?告诉...

学会换位思考

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

三类冤业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

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为基础,以方便为究...

抑制我们的怒气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

人死以后真的就能一了百了吗

问: 根据统计,目前不少国家都有自杀人数逐年攀升的...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