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大安法师  2010/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就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这一面,我如何有多善根多福德。这种理解,用通途教理的理解,你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但是在净土的特别法门,他这种理解是不到位的。净土一法是以佛的果地觉作我们众生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的互动、交摄。所以这样的多善根是什么?多善根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蕅益大师说,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是阿弥陀佛的大行,就是他发愿以后,无量劫积功累德,菩萨六度万行的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所以这样的因和缘,是来自阿弥陀佛对我们的赐予。我们有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福德。是这样理解的。

所以省庵大师也说,什么叫多福德,多福德就是执持名号。不是我们赶紧去做慈善事业,赶紧去积累福德,你念佛号就是多福,而且是福中之福啊!为什么?因为这个名号当中具足着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无量的福德宝藏。你只要念佛开显出来,把阿弥陀佛的福德转为我们自己的福德,你就是多福德。所以你只要暂时地念一下阿弥陀佛圣号,就胜过你布施百年。你自己去布施,所得到的一点福德,比念一声阿弥陀佛名号还来得少。这是圆顿的佛法,很难相信的。所以一个人能在家里老实念佛,胜过他天天去做其它的事情。念佛是第一善。那么这个多善根,你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

那一般讲,菩提正道就是善根,菩提心是善根,善中之王,怎么跟净土法门来圆融?蕅益大师有个很好的判言: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能对净土有深切的信心,有恳切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这就是无上菩提啊!这个厌离娑婆就是含摄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欣求极乐就包含着“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欣求极乐,往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什么?成佛是为了度众生。所以一发起信愿持名、往生净土、成佛度众生的心,他这一念心就超过修行多少劫的功德。所以莲池大师也说:执持名号愿见弥陀就是多善根,就是大善根,就是最胜善根,就是不可思议善根。是这么赞叹的。

那么持名也是福中之福。为什么是福中之福呢?因为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洪名,你只要一念这个名号,那弥陀名号的万德就促起来了,这万德里面包含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样的福德的全体。所以你不要去求福,这个福已经来了,已经具足了。再就是我们用念佛的心力,自然就能摄住自己的心,那就可以诸恶不作、众善奉行。那以这样持念佛号的心力来修福,这个福就容易聚集,这就是福中之福,就叫多福德。所以善根为因,福德为缘,这种因缘都是来自阿弥陀佛。我们净土宗祖师对这个见地都是一致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净土宗的道理是他力门、果地教,整体而言,净土法门修...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

万德洪名威神不可测量

有些接触净土法门的人听说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

【佛学漫画】虽被人笑话,却是自在往生之人

彻迷法师的往生故事...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

【推荐】阿弥陀佛接引临终人事迹三则

阿弥陀佛怜念悲悯我等罪业众生,如慈母对待独生子女一...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净业三福做不好,往生就有困难

往生就是靠信愿感通弥陀愿力往生,这是净土宗往生的一...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疏文 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随缘」与「攀缘」本质上的不同

问: 随缘与攀缘如何解释? 大安法师答: 这两个概念有...

【佛教词典】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

凡二卷。唐代海云记于太和八年(834)。又称两部付法次...

【佛教词典】僧祇物

僧祇译为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此大众共有之物,...

圣严法师《坐禅的功能》

坐禅即财富 近世以来,由于科学的长足进步,为人类解...

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

【佛学漫画】龙树菩萨

这位大乘佛教的先驱,一生著作丰硕,经典绝伦。中观派...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

玉琳国师洞房之夜度化娇妻

编者按:大觉普济能仁通琇国师(16141675),明末清初著...

恭敬得延寿

佛陀时代,有位长者的儿子年纪大约五、六岁,占相师为...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

烧香作炭

佛陀在舍卫国说法的时候,感化了一位青年发心跟随佛陀...

一切法门中,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

为心灵敲响木鱼

暑期中,一群小学生参观了一所闻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