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欲望变成我的奴隶

南怀瑾老师  2016/1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欲望变成我的奴隶

凡是人都有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世界,都是欲望问题。

这里我们说一个阿拉伯文化中的故事。中东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有一个伊斯兰教的老阿訇退休,在山里修道。有一天一位中东的国王,带一批人去打猎,这位国王射中一只麋鹿,这只麋鹿带箭负伤,拚命地逃奔,逃到这位阿訇的身后,阿訇回头见这只麋鹿负伤,知道有猎人在后面追杀,就将宽大的袍襟把受伤的麋鹿掩盖起来,不久国王的一名部下,先追到阿訇的身前,不见了麋鹿,就问阿訇有没有看见,阿訇闭目修道,理也不理;这名部将问几次都是如此,就说要杀掉阿訇,阿訇张开眼睛请问部将是什么人?这名部将报告了国王的名号,阿訇说:你的国王是我的奴隶的奴隶,这位部将听了大为光火,要把阿訇杀掉。这时国王正好赶到,问明原因后,转问阿訇知道不知道犯了罪。

这位阿訇说事实上你是我的奴隶的奴隶。国王说:你的奴隶又是谁?你讲得出来,可以无罪。阿訇说,你不要生气,坐下来慢慢听。我以前给欲望当奴隶,现在我修道了,已经懂了,再不会听欲望的指挥了,我可以指挥欲望,所以欲望变成了我的奴隶。而你虽然当国王,却充满了欲望,连一只麋鹿都不放过,可见你还是听欲望的指挥,做了欲望的奴隶,所以你是我奴隶的奴隶。这位国王一听恍然大悟,马上拜这位老阿訇为师,追随他学道了。这是伊斯兰教流传的故事。

所以说,思想领导自己正就正,领导自己坏就坏。我们现在说,思想形成了一个观念,譬如戴有色眼镜看东西,所看的统统不同,当我们怀疑有鬼,汗毛就竖起来了。佛经上就说,不必真的站到悬崖,自己坐着闭上眼,心想处身于万丈悬崖,如跌下去会没命,脚就会酸软起来。这就说明心中欲望的可怕。

《论语别裁》

普现色身菩萨问维摩居士,你的佣人财产到哪里去了?维摩居士回答,尘劳是他的佣人。尘劳是尘劳烦恼,中国文学形容这个世界是红尘,这是中原文化,因为中原地带是红土高原,风沙一起,空中都带有红颜色的尘埃。现代的都市空气污染,就不是红尘,而成了乌尘。尘是指这个世界,劳是指这个世界中的众生劳苦。在尘劳中的众生,每天都有无数烦恼。佛说众生在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何谓一念?一呼一吸叫作一念。你说自己没有这么多烦恼,对不起,那是你检查不出来而已,那还不够资格谈学佛。尽管你在研究佛学,也到处去听经,什么活动都有份,只不过是个佛油子,佛教中的老油条,一点用处没有,对自己都认识不清楚。要是自己起心动念可以检查出来,你学佛可以算入门了。

维摩居士说“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尘劳就是我的弟子,我利用尘劳烦恼促成我道业成长,怎么说我没有佣人?我到处有佣人!

学佛用功夫就在下一句“随意之所转”,自己不要为情绪烦恼所困住,要把烦恼思想转过来,转烦恼成菩提。维摩居士说可以随意转烦恼,指挥它像指挥佣人一样。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佛说,轮回以无明为本。换句话说,普通人,都是无明在做主。“一切有支轮,无明最自在,自在力所转”,十二因缘里,无明最难懂,它独立为主的,做了你的主。比如说,明日早晨起来,第一个思想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这就是无明。无明一来,你就跟着转了。

“无明最自在,自在力所转故”,就是无明做了你的主,无明自在了,你不自在,你做不了他的主,我们成为一念无明的奴隶。无明的原因你找不到,无缘无故来的,它是无作之作来的。比如,你好好坐着,忽然来了一个念头,你就跟着乱跑,你找不到原因。你真懂了无明,就会真的明白十二因缘了。

了解了死魔、烦恼魔,所以要跳出死魔、烦恼魔,跳出无常,就不怕生死了。最大的魔就是死亡,死魔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无明。烦恼是无明来的,烦恼是果,无明是因。所以要明心见性,打破无明。无明破了以后,大智慧出现了,光明自在了。无明破了,明相现前,等于电灯开关一打开,一切黑暗没有了。得道以后,智慧的光明呈现,昼夜长明,永远清明,乃至跳出了生死,没有无明乃至老死了,成就一切妙净相,所以叫净土。

打破了无明,到了这个真明了以后,身心立刻转变了,身体变成婴儿一样柔软光泽,身体每一个细胞都起变化了。所以密宗讲“虹光之身”,变成光明身体,犹如明镜一样。这个时候,一念清净,身体变了,你定中对整个身体内外,五脏六腑等等,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修持的成就,叫做“于界得度”,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也就是跳出这个界限,没有限制。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而不是惩罚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后,觉察到佛身体有恙。阿难尊...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一念的妄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态...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

用四无量心对治烦恼

如果学佛者在生活中解行并进,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心念不清净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间刮起了大风,刮倒...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日常生活的十诫

托马斯 杰弗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人...

【推荐】达摩大师悟性论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

妙莲老和尚:煮好吃的素菜度家人

好多在家菩萨说:「老和尚啊!我们在家学佛真是好苦喔...

单提一声佛号

大家来打佛七,事先一定有所准备。七天之中,一切放下...

【佛教词典】兜沙经

(经名)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玄应音义八曰:兜沙经...

【佛教词典】慧日尊

(佛名)称大日如来。...

从坛子看人生智慧

四川人爱泡泡菜,其制作的关键就是要把蔬菜装在坛子里...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

惟贤长老《念佛与悲智兼修》

我昨晚上听到你们都在念佛,念得很久、很诚恳,这是很...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在理性和欲望的斗争中走向吃素

在很久以前,我还没有吃素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要劝我...

释尊三事笑缘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

如何为去世的父母眷属超度增福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

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

观世音菩萨真能有求必应吗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直播,凤凰佛...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

原文: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

【推荐】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始终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从前我和其他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