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广钦老和尚  2016/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化四生中,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在别道中受完业报,投入父母胎中转为人身。所以,今天我们所得的这人身是从哪一道来的,我们不知道,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业障来,若不知归命佛、法、僧,持斋、戒杀,勤心念佛,此身受报尽,将转入何道,自己也懵然不知,带着新的罪业而去,如此一去,人身也就难保了。”

“出家人与俗人究竟不同,粗衣淡饭,行住一切从简,以去贪念,消除业障,若是再斤斤计较吃好、穿好、住好,则令智慧昏昧,徒增妄念业感,色、声、香、味、触、法,还是属于六道沉沦中事,是以出家人,食但果腹,衣但蔽体,不要汲汲于衣食事,因那是属于四生的种子。”

“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在家人有争夺心,同是一件东西,譬如我手中这顶帽子,如果我说这是一顶帽子,大家都不会要,如果我说这是一件宝,大家就过来争夺。出家人的宝并不在这娑婆世界,而是西方金银、琉璃七宝合成的极乐世界。”

“不要说这色身是我,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而这个心是要拿佛心出来应对一切。”

“菩萨度众生、感应众生,都是以无形相的方式,在不知不觉、自自然然中度的,并不一定用语言或行动有相地度众,像佛殿中的观世音菩萨,在那里端坐无为,却度了许多众生来拜佛。”

“修行成佛,行菩萨行,乃至广度众生,都是靠我们内心的愿力,如果内心的愿力坚强,必能度过重重难关而心不退转。如果确实是脚踏实地,有行持到那个程度,自然佛菩萨及天龙八部都会感应拥护,而达成愿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广钦老和尚文章列表

不能悟道的五个错见

印度自释迦出世,遍习外道异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大...

「空、假、中」三观的具体操作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

圣严法师: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

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当我们刚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淖里时,...

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

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

破除的是心中的执着,而不是破除相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禅宗平常都是打坐...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佛赞叹出家。这是中品上生,从这来看,他主要是针对僧...

【佛学漫画】寺院的一天

本文以禅宗寺院为范,粗浅阐述寺庙一天场景,所见更多...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把人生的顺逆因缘,当做成就自己的一种方便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

如何辨识香的好坏

香的好坏,不仅影响我们的供养,也影响人体健康。要辨...

第六意识是怎么去创造法尘的

我们看第六段,明意与法即藏性。 这个意是内处,意根;...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佛教词典】十三事法

出家应遵守之十三种行法。即乞食四事、威仪四事与离烦...

【佛教词典】冥往

(杂语)冥然而往他处也。即谓死。唯识枢要上本曰:机...

好运不在于星辰

从前,在北印度的波罗奈斯住着一户有钱人家。他们为儿...

自信是由实力而来,而不是整容

问: 医学发达,整形变得很普遍。有人觉得,整形像化...

星云大师《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

前言 佛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灭、道」,由苦...

不修空性智慧,就很难断除对三界的攀缘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不能断除有根故,...

「爱」与「慈悲」的区别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

【佛学漫画】大悲心陀罗尼

大悲心陀罗尼的故事...

多吃有色蔬菜营养高

多吃有色的蔬菜,对身体大有裨益。我们按照颜色的由浅...

庵摩果与臭井水

有位老婆婆带着蜜浆和水果出远门,她走了一段很长的路...

哪些钱财是不可以赚的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哪些行为又属于取财的非道呢...

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对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学只是劝:没事念念佛吧!反...

修行的十想观

十种想首先是 无常想, 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们的名义做功德回向吗

问: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学修,弟子经常以他们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