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控制住散乱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明一法师  2016/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控制住散乱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奥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果需要一个人一定要做点事情的话,那么内向的人宁愿管事,外向的人偏好管人。一般来说,内向的人好静,反过来,外向的人好动。内向的人给人以似乎比较多地向内心找原因的错觉,其实不管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其散乱的心是一样的。

外向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很活泼,话会说个没完。给人的感觉是好表现自己,当然也会表现为喜欢帮助他人。这在佛教的修行里面,是散乱心强的表现。内向的人则相反,他们宁愿面对机器也不愿意面对他人,给人的印像好像很沉默,很宁静,好像其散乱心小些似的。

其实,内向的人并非散乱心小,这从自己的经历中亲自体验出来的。自己以前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一般在生人面前是不说话的。宁愿面对机器,在没有事情可做的时候,是很可怕的。因为散乱心的作用,很容易胡思乱想,这也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我们人类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对未来的无知。

所以,自己以前是拼命工作,或者找事情做。这样才能使自己充实,最少地被散乱心困扰。现在经过六年多的禅修,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或者说基本上可以做自己心的主人。所以,不再受寂寞或者叫孤独的威胁,因为自己知道了如何把散乱的心收住,不让它胡思乱想。

所以,不管是外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其散乱的心是一样的,他们都会受到散乱心的威胁,面对寂寞和孤独的困惑。只是在没有学习禅修之前,因为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这颗散乱的心而各自想方设法(外向的人找人聊天,内向的人找事情做)来解决问题,而禅修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

这就是佛教要解决我们的问题之一——如何安心。如何把自己的散乱心安住在当下,安住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刻。因为我们的心被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和空间(四维上下)所分割,我们不是在想过去某个时候的事情,就在想将来某个时候的事情,从而分别不断,痛苦不断。

所以说,这就是二祖要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的原因,甚至不惜立雪断臂的代价;这就是只有十二岁的四祖向三祖要求得解脱的原因;这也就是历代祖师们辛辛苦苦要开悟、要觉悟的原因。因为我们被自己的散乱心害惨了,因为我们迷失了自己的真心,因为我们遗失了自己的觉悟,因为……

所以,觉悟后的四祖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我们只要收拾好自己的散乱心;只要管理好自己的散乱心;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散乱心;只要能做自己心的主人,那么一切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难吗?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解决。容易吗?百草头边就是祖师意。

所以,不管内向还是外向的人,每一个人都会面对这个散乱心的困扰。只有觉悟了自己或者说修行了自己的人,才能把这散乱的心收回来;才能不跟着散乱心跑;才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心;才能完整自己的心;才能真正做自己心的主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

整个修行当中就是四个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

内心解缚之要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向比丘们开示:...

杂乱垢心念地藏圣号,有功德吗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

离开现前一念心性,没有一法是真实的

真正的修行,其实修行,实际上讲,修,就是要把我们的...

随处皆妙药

当今社会风气浮动不安,问题皆出在「人心」,「身病好...

外界的打扰来自我们的内心

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

照看你自己的心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

美容靓汤:七星五彩豆腐羹

番茄由于含有维生素P,可提高人体皮肤的生理功能,帮助...

消灾免难应当吃素戒杀

我们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

命运把握在我们自身手里

世间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认...

【佛教词典】吒婆

(杂语)译曰障碍。见智度论四十八。...

【佛教词典】六贼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媒,自劫家宝...

一心念佛,切忌三心二意

今天才正月初十,大多数人都还在享受新年的欢乐,你们...

无处青山不道场

赵州禅师(778897)是唐代著名高僧,法号从谂。他幼年...

佛教的环保思想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

受持读诵《地藏经》的殊胜利益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

您是尊贵的佛陀,为何也会衰老生病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陀以后,观察到佛陀身体有些不...

怎样念佛容易成就

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

印光大师《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

大安法师: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

问: 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我们看《唯识学》是怎么去解释十二因缘? 第一个无明,...